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磅定调,为房地产发展指明了方向!

来源:飙马商业地产整理编辑 2024-07-22 14:04:18


7月18日,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会议之一——二十届三中全会落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明确了三方面关键改革举措:一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二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三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全会还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同时指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

关于“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的表述,近几年来已经被多次提及。此次房地产风险防范化解被写入三中全会文件中,显示出政府对当前房地产行业困境的重视,也为接下来房地产政策指明方向。

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据悉,这么多年的会议公报,此次三中全会是第一次直接提房地产。


当前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上下游产业链、就业、金融机构风险、地方财政等一并受到影响,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之一。这也是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在多次中央重要会议上,被屡次提及的重要原因。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三中全会谋划的是中长期改革,而改革需要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在房地产领域,防风险也是重要一环。在其看来,本次三中全会后,可能会形成几方面风险的联合防范机制,包括深化房地产白名单机制,加大地方债务分类处理力度,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同时,严肃金融机构对于地产融资的各项指标控制,推进穿透式资金流向监管,加大事后审计、监督检查、终生督查和审计等,形成可置信的威胁。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强调,要从历史的高度看待此类问题,持续推进房地产风险的防范化解。各地既要积极应对短期的风险,也要做好持续打好攻坚战的心理准备。

除了以上内容外,全会亦提出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住房来说,未来“好房子”的建设不可或缺,打造“好房子”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近年来主管部门大力推进“好房子”的建设。在严跃进看来,“好房子”和住房品质关系密切,推进“好房子”建设,有助于持续快捷和深入促进住房品质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住新家”、“住大房子”,是后续一系列政策和工作要关注的内容。

另一方面,全会还提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未来住房保障也将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升。2023年8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尽快补齐保障性住房建设短板,提高保障性住房在住房总供给中的比例。同时,对保障房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让“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

此举也被市场解读为新一轮“房改”,在此后的多个重要会议中也被反复提及。包括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内的“三大工程”,也成为未来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整体来看,本次三中全会为未来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方向性指引,未来这些改革举措,也将对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本届三中全会为未来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释放城镇化潜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或将合理划分央地事权、财权,优化地方税收体系,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对当前稳定房地产市场也有望产生积极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制度、商品住宅预售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抵押贷款按揭制度等方面,房地产金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但也要看到,在过去几轮房地产市场周期中,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调整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政策的频繁变化导致市场和预期波动幅度偏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如未能和商业性贷款形成互补),部分绕开监管的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等,因此加快构建现代化的住房金融制度,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是确保住房市场长效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房地产发展空间在哪里?

高层领导们一直在强调,“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在持续推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但现在,业内都比较迷茫、悲观,不知道发展方向在哪里。那么,这个方向到底在哪?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7月19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期,房地产市场正在出现积极变化。我们要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新政策,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盘活存量商品房和土地资源。

下一步,要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消除过去“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的模式弊端,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融资、财税、土地、销售等基础性制度。需要指出,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在持续推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围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决定》提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值得注意的,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对“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着墨颇多。报告提出,要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让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

严跃进表示,过去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是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如今全会提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这对于后续县域房地产业务发展有非常好的启发,预计土地政策会有较大调整。

李宇嘉认为,未来将会建设一大批连接城市和乡村的强县、强镇,功能区;同时,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或尝试推进租房落户、有稳定就业可落户等措施,也将加大保租房及配售型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亦表示,未来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将和房地产新模式有序结合,尤其是“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通过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并结合新型城镇化深化发展带来的人口和产业趋势变化,达到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的长期效果。


房地产行业前景依然光明

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杰表示,住房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人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民生福祉之基和社会稳定之源,大力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市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目标,也是发展动力来源。

他指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和“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新体系,就是在落实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而且要做到“民生、发展和安全”三者兼顾。住房保障一定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循序渐进地实现均衡与平等,牢牢遵循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既公平享福,又高质量发展。对住房、收入“双困难群体”要做好全覆盖的兜底式基础性保障。与此同时,要为具有临时性相对住房困难群体的青年人、新市民赋能和提供倾斜式支持,让他们享受更好居住品质和感受更多社会温暖,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进行奋斗。

陈杰强调,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说到底就是要坚持“房住不炒”,让商品住房真正回归商品属性,挤出投机性泡沫。同时,积极去除各种不合理限制,大力释放和支持住房改善需求,助力住房以旧换新,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一揽子举措,有力促进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中指研究院认为,从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有关精神的解读来看,继续强调房地产的重要性,稳定房地产市场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至关重要,“稳市场”“去库存”配套政策有望继续完善落实,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融资、财税、土地、销售等基础性制度。随着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相关改革举措不断落地,或将进一步激发城镇化发展潜力,相关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也有望进一步凸显。整体来看,下半年伴随着各项政策进一步显效,房地产市场下行态势有望进一步趋缓。

对于房企如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谈了三点意见。首先,房企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将其作为企业经营的决策参考。其次,房企要自觉贯彻全会精神,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要自觉摒弃过去“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的模式,打磨产品,升级产品,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新期待。再次,房企要增强房地产行业发展信心。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在持续推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房企发展也还有很多机会,房企要树立行业发展信心,坚持稳健经营,坚持长期主义。

北京市住宅房地产商会会长黎乃超表示,房企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要弄懂、学透,要抓住大好时机,用好对房地产行业的利好政策,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决定发展方向和规模。困难企业要振奋精神,有能力的企业要扩大规模,吸纳人才。

“房地产行业前景依然光明,未来可期,还有很多机遇,房企需要提前布局,撸起袖子加油干。”黎乃超说。

结语: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定位,即有防风险也有新模式的发展方向,无论是政策端、市场供需两端,还是制度建设方面都有提及。可以看到,近期在一系列政策利好之下,房地产市场正在出现积极变化。未来还是要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新政策,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盘活存量商品房和土地资源。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在持续推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在此之前,市场还将度过一段适应和调整期。


【免责声明】本文由飙马商业地产整理编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 房地产政策新“王炸”!释放什么信号?
下一篇: 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房地产工作划重点!
项目名称城市商业面积类型开业时间
4万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待定
17691平米(赠送地下室约5000平米)
城市综合体
2007年
3.2万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500亩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34902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5.7万平米
城市综合体
2030年
品牌名称业态面积需求合作期拓展区域
家居建材
4-7万平
20年
佛山
生活用品集合店
800-1200㎡
5 - 10年
全国
内衣店
50+
5 - 10年
成都
洗车美容店
200 - 400平米
5 - 10年
全国
中央厨房
800-2000平方
5 - 10年
全国
电玩城
500方-2000方
5 - 10年
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江西
Copyright@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4787号-1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7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