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运营全攻略:项目开发商的财富密码
在当下的商业浪潮中,夜经济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拉动城市消费、提升区域活力的关键力量。据权威数据显示,2024 年,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表明,中国城市 60% 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 18 时至 22 时的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整个营业额的一半;在旅游人均消费的贡献方面,夜间消费是白天消费的 3 倍。中国夜经济市场规模已从 2018 年的 22.54 万亿元跃升至 2023 年的 50.25 万亿元,并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攀升,其蕴含的巨大潜力不言而喻。对于项目开发商而言,抓住夜经济这一风口,精心运营相关项目,无疑是开启财富大门的一把金钥匙。那么,究竟该如何解锁夜经济运营的密码呢?
精准定位,打造独特项目
深度剖析城市基因与文化脉络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和消费习惯,这些元素构成了城市的基因。项目开发商在规划夜经济项目时,务必深入研究所在城市的这些特性。例如,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如西安,其大唐不夜城便是巧妙地依托了西安悠久的唐文化。通过打造仿唐建筑、举办唐文化主题演出、展示唐文化特色商品等,让游客仿佛穿越回唐朝,沉浸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全国闻名的夜经济打卡地。开发商可以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故事、传统技艺、特色民俗等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到项目的规划、建筑设计、业态布局和活动策划中,使项目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其他城市的夜经济项目形成差异化竞争。
精准把握目标客群需求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消费层次的人群,对夜生活的需求和偏好各不相同。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时尚潮流、娱乐社交的夜生活方式,如酒吧、KTV、电竞馆、潮流市集等;家庭客群则更注重亲子互动、休闲娱乐和餐饮消费,像亲子游乐园、家庭餐厅、文化剧场等业态会更吸引他们;而商务人士可能对高端餐饮、商务休闲会所、艺术展览等有需求。开发商需要通过市场调研,精准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的人口结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等,确定主要目标客群,并根据目标客群的需求来规划业态组合和活动内容。比如,针对年轻客群集中的区域,可以打造以潮流文化为主题的夜经济街区,引入各类潮流品牌集合店、网红打卡点、音乐现场表演等业态,满足年轻人追求时尚、潮流、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多元业态融合,构建丰富消费场景
以餐饮为基础,打造美食盛宴
餐饮是夜经济的重要基础业态,人们在夜晚往往有聚餐、小吃、夜宵等餐饮需求。项目开发商可以打造美食街区,汇聚各地特色美食、小吃、饮品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例如,成都的锦里古街,不仅有传统的川菜、火锅,还有各种成都特色小吃,如糖油果子、蛋烘糕、钵钵鸡等。在这里,游客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古街的夜景和传统民俗表演,享受全方位的美食体验。同时,餐饮业态可以与其他业态相互融合,如在美食街区设置音乐舞台,举办美食音乐节,让消费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欣赏音乐表演,增加消费的趣味性和体验感。
丰富娱乐业态,提升夜生活趣味性
娱乐业态是夜经济的核心吸引力之一。可以引入酒吧、KTV、电影院、剧院、密室逃脱、剧本杀、电竞馆等多种娱乐业态。比如,在一些大城市的夜经济商圈,打造 24 小时营业的娱乐综合体,里面包含了不同类型的娱乐场所,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安排,自由选择娱乐项目。此外,还可以举办各类主题娱乐活动,如动漫节、音乐节、啤酒节等,吸引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群。像上海的草莓音乐节,每年都吸引大量乐迷前来,不仅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消费,还提升了整个区域的夜经济活力。
融入文化艺术元素,提升项目内涵
文化艺术业态能够为夜经济项目增添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可以建设文化艺术场馆,如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并在夜间开放,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文化讲座、戏剧演出等活动。例如,北京的 798 艺术区,在夜晚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演出活动,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同时,还可以将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到建筑设计、景观打造中,如设置街头艺术雕塑、灯光艺术装置等,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开发商还可以与当地的文化艺术机构、艺术家合作,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和活动,提升项目的文化品质和知名度。
发展零售业态,满足夜间购物需求
虽然夜间购物的消费占比相对餐饮和娱乐可能较低,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项目开发商可以在夜经济项目中设置特色零售街区或店铺,销售当地特色手工艺品、纪念品、潮流商品、文创产品等。比如,杭州的河坊街,夜晚灯火通明,街道两旁的店铺销售各种杭州特色的丝绸制品、扇子、茶叶、手工艺品等,吸引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进行购物消费。此外,还可以结合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开展夜间直播带货、线上购物线下取货等活动,拓展零售业态的销售渠道和消费场景。
创新活动策划,持续吸引客流
举办主题节庆活动
主题节庆活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话题性,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客流。项目开发商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节日、文化主题等,举办各类主题节庆活动。例如,在夏季举办啤酒节、水上音乐节等清凉主题活动;在冬季举办冰雪节、圣诞狂欢节等温暖主题活动;在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举办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以重庆洪崖洞为例,在春节期间举办的新春民俗文化节,通过舞龙舞狮、传统戏曲表演、民俗手工艺品展示等活动,吸引了数百万游客前来游玩,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夜经济消费。
开展特色演艺活动
特色演艺活动是夜经济项目的重要吸睛点。可以邀请知名的演艺团队、乐队、艺人等进行演出,也可以培养和挖掘本地的演艺人才,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演艺节目。例如,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以漓江山水为舞台背景,通过精彩的歌舞表演,展现了桂林的山水文化和民俗风情,成为桂林旅游和夜经济的一张亮丽名片。项目开发商还可以在项目内设置多个演艺舞台,不同时间段进行不同类型的演出,如街头艺人表演、乐队驻唱、小型音乐会、戏剧小品表演等,让消费者在游玩过程中随时都能欣赏到精彩的演出,增加停留时间和消费机会。
推出互动体验活动
互动体验活动能够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升项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可以设置各种互动游戏、亲子活动、手工制作、文化体验等项目。比如,在夜经济街区设置亲子烘焙坊、手工陶艺工作室、传统书法绘画体验区等,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手工制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举办各类主题竞赛活动,如电竞比赛、歌唱比赛、舞蹈比赛等,吸引消费者报名参赛,同时也能吸引大量观众前来观看,营造热闹的氛围。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如沉浸式光影秀、AR 寻宝游戏等,为消费者带来新奇的体验。
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消费体验
优化交通出行
交通便利性是影响消费者夜间出行和参与夜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项目开发商应与当地交通部门合作,优化项目周边的交通规划。在公共交通方面,确保项目周边有公交线路经过,并且在夜间适当延长公交运营时间,增加班次密度。对于一些大型夜经济项目,还可以协调开通夜间专线公交,方便消费者往返。同时,加强与地铁的衔接,确保项目与地铁站之间有便捷的步行通道或接驳公交。在自驾交通方面,合理规划停车场布局,增加停车位数量,采用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提高停车效率。此外,还可以与共享单车、网约车平台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出行选择。例如,北京在发展夜经济过程中,针对一些重点商圈,延长了地铁 1、2 号线周五工作日及周六休息日的运营时间,同时缩短了 25 条夜班公交的发车间隔,并新开 7 条夜间接驳公交,方便市民夜间出行,有效提升了夜经济的活跃度。
加强安全保障
安全是消费者参与夜经济活动的基本前提。项目开发商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消费者在夜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硬件设施方面,加强项目内的照明设施建设,保证整个区域光线充足,特别是在主要道路、出入口、停车场、娱乐场所等重点区域,要确保照明无死角。安装监控摄像头,实现全方位、无盲区的监控覆盖,并配备专业的监控人员,实时监控区域内的安全情况。在软件管理方面,加强安保人员的配备和培训,提高安保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火灾、盗窃、打架斗殴等,明确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同时,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的合作,建立警企联动机制,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例如,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在夜间运营期间,通过增加安保人员巡逻频次、设置警务室、加强监控管理等措施,为消费者营造了一个安全、有序的购物和休闲环境。
改善环境卫生
良好的环境卫生能够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和满意度。项目开发商要加强对夜经济项目区域内环境卫生的管理。增加垃圾桶的设置数量,并合理分布在各个区域,方便消费者丢弃垃圾。加强保洁人员的配备,在夜间营业期间,安排专人定时对区域内的道路、广场、公共卫生间等进行清扫和保洁,确保环境整洁卫生。特别是在餐饮区域,要加强对餐厨垃圾的处理,防止异味和环境污染。同时,注重公共卫生间的建设和管理,保持卫生间干净整洁、设施齐全,提供充足的卫生纸、洗手液等用品。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环保宣传标语、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共同维护夜经济项目的环境卫生。
案例解析:遂宁河东新区的夜经济逆袭之路
遂宁市河东新区的夜经济发展堪称一个成功典范。曾经,这里的鼎盛国际商圈在一年半载前还灯光昏暗、门可罗雀,基本处于 “停摆” 边缘。然而,市河东新区通过一系列 “大手笔” 举措,实现了华丽转身。
在规划布局上,新区秉承建设 “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 和 “宜居幸福典范城” 的理念,围绕加快 “3 + 3 + 3” 现代服务业体系和 “五中心” 建设,对商业贸易和夜经济进行升级谋篇布局。将鼎盛国际列为重点支持项目,定位为 “酒吧一条街”,形成差异化竞争。
在业态打造方面,鼎盛国际先后招引 20 余家优质酒吧商户入驻,配套的美食街有 30 余家特色店铺开张,KTV、足浴、健身房、酒店等相关业态日渐完善,面积达 4500 平方米汇集全国名小吃的 “好吃街” 也在持续建设中。这里逐渐形成了涵盖主题酒吧、特色美食、休闲娱乐等多种业态,满足吃喝玩乐多元需求的夜经济聚集地。
为了提升夜经济活力,新区积极举办各类活动。鼓励引导鼎盛国际商管团队和商户大量推出不同主题的促销活动,并根据活动规模大小进行资金补助,同时,将其纳入市河东新区承办的省、市促消费系列活动中来。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 “乐购遂宁 河您同行” 消费季、熊猫购物节等品牌促销活动,拉动商圈消费约 5000 余万元。
在配套政策上,市河东新区参照全市相关指导意见,先后推出了《打造市河东新区 “夜经济” 集聚区实施方案》《市河东新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百条” 支持政策(试行)》等文件,对区域内繁荣夜经济相关举措进行重点支持,争取省市资金并兑现对经营实体的奖补。针对停车难问题,联合交通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制定执行从傍晚 6:30 至早晨 8:00 在路边划定区域停车不抄牌、不处罚的 “朝夕停车” 制度,大大聚集了人气。允许商圈内适合区域进行规范外摆,增加了营业面积,营造了商业气氛。以有利于经营为标准,适度放宽装修规划和店招广告。通过持续发放消费券 500 万元,直接带动和引流消费 5000 万元以上。为保证治安秩序,改特警定期巡逻为固定警亭常驻;为方便上传下达和落实服务,确定市河东新区文旅商务部门为联系单位,具体负责沟通交流,解决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市河东新区领导带队,经常组织运营管理团队和商户负责人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打开思路和眼界,提升经营和管理水平;常态化组织举办大型文化娱乐和体育赛事活动,为商圈加温引流,为经营助力造势。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河东新区的夜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去年,市河东新区商圈共接待消费者近 3000 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 18.5 亿元;今年春节期间,全域接待量突破 127 万人次,拉动消费 5.5 亿元,同比增长 155%;今年上半年,共接待 2000 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 15 亿元,同比增长 12.6%。
夜经济这片广阔的商业蓝海,正等待着项目开发商们扬帆起航。通过精准定位、多元业态融合、创新活动策划、完善配套设施等一系列举措,定能打造出具有强大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夜经济项目,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希望各位项目开发商能从本文中汲取灵感和经验,在夜经济运营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收获丰厚的财富硕果。
下一篇: 商旅文融合:文旅带流量,商业来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