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定位,招商成功的第一步

来源:商业地产Y观点 2024-07-18 14:38:19

那么对于一个筹备期的场,一个招商人员就必须先从定位,到业态,再到品牌落位,最后通过招商实现品牌落位的全过程


前面讲到的是招商执行,而接下来的几篇我们的核心重点,是了解一个商场到底是如何做好招商品牌规划方案的。我们常常说,只有一个定位精准的招商方案,才是商场取得开门红的核心关键。



01 #

如何理解招商定位?


“定位”,是所有商业项目开始的第一步。正如我们自己一样,找准定位也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方向。定位和人生一样,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周边环境的变化发生转移。


在获取商业项目的时候,投策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该项目的选址定位报告。主要要阐明:

  • 这个项目在哪里

  • 怎么样

  • 未来想做什么

  • 做成什么样(定位的开始)

  • 要花多少钱

  • 能取得多少投资回报!


以上的步骤,是关于定位最早出现的标准动作。但是定位远不止于选址报告。


其实用人生的定义来形容定位是最恰当不过了。人从出生就已经打上了深深的父辈烙印。你是农民的孩子,大概率起初的定位就是平凡普通;你是贵族阶级的公主,那么定位一定就是走向高端奢华。


同样,位置地段很好的商业项目,如果开发商是恒隆、万象级别,那么大概率会是该城市的第一家高端购物中心,并且也很有机会冲刺国际奢侈购物中心;但如果开发商是万达级别,你即使具备了万象系列的壳,也仍旧摆脱不了所谓“标准化家庭型购物中心”的定位路线,在大众化的路线上越跑越快;如果你是本土开发商,那极具本土化的操盘思路和语言,也一样是你出发的初衷


所以,很多时候不管定位报告怎么写,一个商业项目由谁来操盘(可以理解为他的出身是哪里),他的定位气质已经被定义了70%了,正如我们的出身一样。



02 #

“定位”通过什么来传递?


那么表达定位的构成有哪些呢?和人一样,分为两大块:

一个是外在表现,是你能看到的部分;

一个是内涵,是你看不见的,需要通过一段时间了解去体会的。


可能和大家通常认为的定位顺序不同,项目定位的初始,是先完成内涵的定义,再去通过内涵设定外在的各种表现。


比如,我想定位这个项目是一个艺术家,那么在考量这个项目的“外表”时,一定是要由某位艺术设计大咖来操刀设计,无论景观,还是室内设计的表达上,都会运用更多艺术和设计的语言,甚至在软装的营造上,放一些艺术的作品是标准配置。我们看到的北京侨福芳草地、K11系列等都是这个路子。同时,在业态搭配上,各种高定服饰、艺术家品牌也将成为必备,即使实际上销售并不好。但艺术一直是如此的,曲高和寡,意识超前,懂得人总在少数。通常,只有会运营和操作的,例如毕加索,可能活着的时候,还能够享受红利。假设不懂运营,那项目就如同梵高,生前穷困潦倒,死后被捧上高峰,甚至这些利益,也可能被曾经拒绝他的人收获。


商业项目有了内涵人设之后,其“商业外在”表现,就显得容易了很多。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业态品牌和之后的经营推广,这三个维度上。


可以说,开业前,主要的难点是:建筑设计和业态品牌。也就是你这个人长什么样,穿的什么样。这个定位确定后,开业后的重点:就是通过通过推广运营,让大家接受和喜欢你这个人设,进而产生忠诚感,并向他人推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推广、会员管理,社群运营。


所以,“定位”基本贯穿了商业项目的始终。


建筑设计方案、招商业态落位方案、运营推广策略,这三个商业项目重要的业务方案,PPT的前十页,基本上都是阐述项目定位思路,以及业务思路如何围绕定位展开策略和计划。


我们在面试时,一般回答项目问题,也是要从定位开始说起,比如说曾经操作的这个项目,定位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么围绕定位来开展工作等等,不懂得讲定位,那么你的回答就如同失去了灵魂。


所以,定位的核心是商业内涵。虽然70%他已经被出身所定义了,但是也有很多人想通过努力,让自己拔的更高一点。




03#

怎么去发现商业的内涵?


商业内涵的构成,有四个核心要素:人文、精致、舒适和体验。


这四个词其实都是主观词,相对而言比较难理解,因为不能量化成数字化的东西,用于指导如何实现这四个核心。但这的确就是精神内核里的东西。因为它们很难标准化,或者是千人千面,有太多的标准。


比如说“精致”,有些人认为一个人打扮的漂亮,各种大牌在身,就是精致;也有些人认为精致不在于外表,而在于人对生活的要求,是好而不是贵。“舒适”,就更是如此了,有些人觉得环境典雅、微风起伏是舒适,还有的人觉得谁也别来管我,我在这里可以放飞做一切想做的事儿,也是一种舒适。其实不管是哪种表达,我们只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种方式就好。


比如我曾经操盘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很大,作为公司的重要商业综合体,领导上下都很重视,尤其是对于项目的定位,有了非常多的争论,意见太多,很难统一。于是,请来某香港知名4A公司帮助我们梳理定位。


我们来看某家知名公司的定位操作思路:


  • 首先,由一位高级调研员发起一场内部访问。开始调研所有人,对于这个项目定位的想法,被调研的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总裁办成员、各相关部门总经理、这里长期居住的退休老领导、品牌租户、意向租户、代表性市民。基本上覆盖了能决定这个项目气质的绝大多数人。

  • 其次,将大家提出的想法汇总成几个方向,再次和主要调研人员进一步验证。

  • 最后,大胆提出品牌定位假设,并在总裁会上提出验证,得到一致认可。


这次咨询总共花费时间3个月,总共花费人民币180万元。而当时我们聘请一家广告公司,作为全年的策划设计服务费用,也不过80万!但是,180万,大家都觉得值了……


这份报告把“品牌定位”分解为了两个部分:

  • 一个是品牌真理

也就是这个项目本身的历史背景和自身的内涵;


  • 一个是人文真理

就是这个项目所在的区域的周边消费者的想法和追求,项目如何满足他们。其实就是项目自己的出身气质是什么,周边的人在发生什么变化和未来会有什么需求,项目要继续往靠近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方向前进。


很简单的30页PPT,和世界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一样:“以事实为基础,以假设为导向,严格的结构化”,就值180万,也就验证了定位的重要性。



04 #

抓取自己商业内涵的逻辑


那么商业项目到底如何去抓取属于自己的商业内涵?其实上面的逻辑,已经给了一些思考:


1)寻找自己母公司的气质。

出身决定70%不是吗?除了公司自己的气质以外,老板对项目的期待也是关键。


在上面的知名公司操作思路中,领导、甚至曾经的领导,以及各部门领导。是他们访谈的重点;从时间分配上,几乎占据了50%以上的时间。说明什么?领导思路才是王道。如果离开老板思路去单独探讨气质,是一个伪命题。


其实,任何一个家庭,对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期待,请个家教并不是真的让你改变,而是帮我判断哪个期待更合适而已。所以,一定听听老板的心声。


2)看看项目自己的气质。

如果本身还只是个基坑,那么按照传统定位的逻辑,可以从城市、区域、项目基础条件等,来做最基础的判断。抛去城市和区域的要求不说,项目本身的基地条件也是决定性的。


比如说:这个商业项目本身规模较小,可租赁的面积不过3万方,那么你即使想做个高大上的购物中心,条件也不允许啊;还有一些占地面积较小,但容积率高,导致虽然建筑面积符合要求,但商业层数超过5层以上,这样的商业项目也不好出租啊,即使他的爸爸是太古,也无法在这里诞生出个“太古里”啊。


3)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调研及分析是所有定位的依据。商业广场其实归根到底是服务业,是以服务客户需求为己任的。“购物中心”满足的是消费者购物、娱乐、体验的需求,“写字楼”满足的是商务人群的办公需求,“酒店”满足的是住宿需求。


这是项目与人最大的区别。人可以将自己的人设定位成“生人勿扰”、“佛系人生”……但商业项目最终还是盈利为目的,再怎么所谓高端范、艺术范,都需要建立在有人欣赏、喜欢的角度,是必须有利他主义的。因此,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是核心关键。


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包括当下,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对于未来的消费习惯和精神诉求,有更早的涉足,这也是商业项目和住宅项目最大的不同。


住宅的售卖周期一般为3年,从拿地到交付,3年时间即可,所以住宅营销更关键考虑现在的购房者想要买什么,怎么满足当下的需求。而商业项目的投资测算周期,至少以十年来起步,甚至于前3年都是培育期,他需要一个漫长的经营周期,十年的经济发展,你是很难通过现在的经济情况来判断。比如20年前,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超市会被电商打的一败涂地;10年前,你也不会想到,有一天我再也不要拿着钱包和现金,所有都依靠电子支付即可。


因此,商业消费者的需求,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定位不仅着眼于现状,还要考虑十年后、二十年后的经济和消费变化



05 #

“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


最后,定位应该是可以调整的。


定位一旦确定,理论上是不应该调整的,但如果前期定位并没有被市场所接受,商业项目人流状况堪忧,举步维艰,这个时候,思考定位调整是有必要的。


做过困难广场是最有体会。困难广场,掉铺严重,客流下滑,几乎所有业绩指标都出现恶化倾向,这个时候再按部就班、稳打稳扎是肯定不行了。因为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可能有定位问题,也可能是硬件问题、市场问题等等。


在万达广为流传的一些故事中-“炸掉太原街万达广场进行重建”是其反复提及的教科书式案例。至今,在官网上仍旧作为了经典案例存在。有兴趣可以自己找来看看。这也说明,即使操盘无数的万达对商业运营的理解,也一样会有失败的时候,所以,定位调整在所难免。一个人也会因为成长或者突然的变故改变性情,项目更应该在有巨大问题的时候主动调整定位,迎接挑战。


商业定位,更像是一个主人公诞生记,也如同金庸麾下创造的各个灵活灵现的主人公,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人设,有着属于自己的粉丝。在如今购物中心千篇一律同质化的今天,如何找好定位,找到人设,不仅仅是商业运营者的问题,而应该是更多喜欢购物、喜欢生活的所有人思考的问题。


例如:桃花源记里记录的理想环境,也可以是现在的愿望、理想一致人打造的兴趣社群,也许未来有一些项目,是一群消费者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愿景,打造出的一个理想的生活体验中心,他们即是消费者,也是运营者。他们运营着自己的人生和环境,却通过自媒体让更多人喜欢他们,进而获取高额的流量费用。想想,现在的一些大V短视频是不是就是如此呢。围绕着某个场景,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定位。


相信,未来会给我们留下无数的畅想……


上一篇: 街区,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下一篇: 商业地产是否已经度过了困境?
项目名称城市商业面积类型开业时间
4万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待定
17691平米(赠送地下室约5000平米)
城市综合体
2007年
3.2万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500亩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34902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5.7万平米
城市综合体
2030年
品牌名称业态面积需求合作期拓展区域
家居建材
4-7万平
20年
佛山
生活用品集合店
800-1200㎡
5 - 10年
全国
内衣店
50+
5 - 10年
成都
洗车美容店
200 - 400平米
5 - 10年
全国
中央厨房
800-2000平方
5 - 10年
全国
电玩城
500方-2000方
5 - 10年
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江西
Copyright@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4787号-1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7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