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度假盛行,驱动传统商业焕新升级!
微度假商业更多是以情景式、体验式、带入式消费嵌入,为商场营造出属于独有的特色商业模式,通过推动塑造消费新场景、提升消费新供给、培育新消费热点,引领消费的升级与转型。有别于传统商业的目的性消费,这种商业模式强调把消费者的感官及心理体验放在第一位,打破以购物为主的传统商业模式,从传统的购物为主转到打造生活方式为主,集“体验观光、文化艺术、餐饮娱乐、时尚购物”等多不同元素于一身。
新消费模式应运而生
在近几年消费群体更替与微度假需求产生的影响下,城市更新的步伐开始加速。消费者的需求也随之改变,从传统商业的目的性消费转变为寻求更舒适的放松体验消费,满足消费者基本购物需求以外的放松心情、拍照打卡、静坐休息、朋友社交等要求。这些一系列的因素导向着未来消费的趋势,直接推动了商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在城市生活中,居民的日常生活主要涵盖三个空间,分别是第一空间居住空间,第二空间工作空间,和第三空间购物休闲空间。而生活质量提高的关键点就在于提升第三空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占比,缩短在第一和第二空间的时间。
如何利用平时闲暇或者周末时间进行短暂社交,成为大家面对生活与工作压力的宣泄口。在新的消费模式下,大众和资本的目光都聚集在城市的第三空间上。短暂而舒适的放松体验,大多是依附产品而创造的第三空间带给消费者的感受,而消费者也更愿为这类型的体验、服务、环境,甚至是情感买单。
这种新兴的商业形态更多是以情景式、体验式、带入式的消费模式嵌入,把消费者的感官及心理体验始终放在第一位,集体验观光、文化艺术、餐饮娱乐、时尚购物以及亲子活动等多元素于一体的闭环消费全链条,营造出独特的特色商业模式。
“微度假”商业有哪些优势?
1、商业的生态优势被放大。
如今,购物中心已越来越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购物平台,而是渐渐成为满足消费者物质之外精神需求与多元化生活方式的“新生活空间”。一方面,微度假商业拥有着趣味属性、文化属性与生态属性,对消费者而言相当于一个“室内公园”,弱化“逛街”的元素,而是更多的在室内空间体验到自然舒适的生活场景,为其营造出一种独特、健康的社交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微度假商业拥有较高的绿植覆盖率,多层次的生态景观可以起到降温、滞尘、遮阴、增加湿度等作用,更有助于顾客的身心愉悦,在环境与人文中达到平衡。
2、扩大商场消费客群范围并提升停留时间。
“微度假”购物模式已经非常适合当今的消费主体,购物中心拥有了更多可能性和可塑性。对于消费者来说,丰富的休闲体验业态的空间场景,自然也是家庭型消费客群日常生活娱乐社交的最佳选择。
与此同时,多层次绿岛、互动性水景、趣味性景观、体验式休闲场地等细节的设计和规划,再通过对建筑的柔化和烘托,在很好的发挥出环境作用的同时,可以有效的提升购物中心的消费客群范围,无论是城市白领,年轻情侣,还是三口之家,客群画像变得更加丰富,并可以帮助购物中心有效的留住顾客,让购物中心变成一处理想的城市公共“度假”空间。
3、打破传统商业的租金模式。
在环境优美舒适的商业空间内,人们会受到景观的影响提高购物的可能性,宜人的景观能使商场更具吸引力,无形中增加客流量,聚集更多的人气。无论是自己打造经营,还是引入特色业态品牌联合经营,模式上都可以更加灵活,通过多元化的经营理念,从门票、周边衍生品、体验互动项目 、休息区茶饮等方面进行营收。
独一无二的特色业态本身拥有强大的引流效果,同时也会带动其他业态的关联消费。核心的购物模式能带来不同的体验,未来,微度假将不仅仅是郊区商业的专属,更是社区商业的聚集地,城市商业的归属地。
微度假盛行,传统商业如何升级?
1、升级商业场景。
传统的商业缺乏旅游元素,在当下,如果加入大家喜欢的度假场景,必定能获得客流,这就需要升级场景。例如在街区内做出露台,加入生态绿植,营造露营氛围,做好夜游场景等等;
2、升级商业内容,或者称之为租户。
租户是商业舞台里非常重要的演员,我们可以与商户一起构筑新的内容,例如餐厅里加入网络游戏体验主题,增加观赏海洋生物场馆、飞跃类环形荧幕、沉浸戏剧等等,为消费者提供可深度参与并互动的内容;
3、深度运营社群,即圈层问题。
圈层是最低的成本去做高客单消费最好的方式,要想办法吸引不同圈层的客群。例如增加骑行主题店来拉动骑行爱好者社群,通过室内模拟滑雪来黏住滑雪爱好者等等。
因此,一个传统商业往微度假商业上走,就是要升级场景,升级内容,深耕社群。
当下商业内卷严重,互相争取客流,回归本质就是必须有流量,流量是第一重要,加上好的转化率、高客单价、高频复购,做好这四点,肯定不会是差的商业。
“微度假”商业优秀案例
1、上海蟠龙天地:千年古镇的新生
目前上海最热门的购物中心莫过于蟠龙天地,隐于青浦的千年古镇——蟠龙镇历时8年“焕发新生”。这个涵盖公园绿地、江南水乡商业的超大规模综合体未开业就率先“出圈”。根据蟠龙天地公布的开业成绩单,在2023年“五一”假期5天时间内,总客流量逾11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高达30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超过2500万元。
蟠龙天地项目总占地面积752亩,是2014年上海首批启动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这是瑞安集团在上海的第五座“新天地”。与过往相异的是,蟠龙天地实现了商业购物与江南古镇水乡风貌的融合,成为瑞安新天地“Urban Retreat城市微度假”概念下的第一个项目。
宠物公园、艺术精品酒店、有机餐厅、城市营地、户外运动很好地迎合了都市需求,而茶艺会馆、当代肉铺、琴棋书画、非遗文化等业态则传递着传统江南文化,且特别引入了余德耀美术馆、Blue Bottle Coffee蓝瓶咖啡、COCO-MAT等特色品牌。
蟠龙天地开业期间就已在“Urban Retreat”上频繁试水。包括首届“Art in Green艺游自然”公共艺术节、首届户外生活节、《月见蟠龙 The Moon Journey 》光影秀、《蟠龙吉日》非遗主题展、Tango《有猫病》关于猫的漫画展、“宋风雅集”、汉服巡游等,从江南文化、自然绿地、户外活动、艺术展陈及创新消费等角度提供了多种体验活动。
蟠龙天地在江南水乡间打造“Urban Retreat城市微度假目的地”,在这座古镇里的新天地,呈现未来城市生活的另一种写法,也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带来全新的活力。
2、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购物中心里的植物园
南翔印象城MEGA是2020年8月开业,项目总面积34万㎡,是上海单体量最大的商场,持续打造“一日微度假胜地”。项目开业至今人气持续高涨。开业时被业界刷爆的「国内购物中心首个植物园」,犹如热带雨林一般,把森林、湿地和山丘直接搬进商场,还将一棵从广东佛山出发,经过28小时长途跋涉的15m巨型高山榕移入其中。
植物园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两百多株热带植物加上人工迷你瀑布。一进入这里,空气好到像进入了“无污染世界”一般,处处充满了生机。玻璃制成的阳光房上顶部还吊着巨型月球。
除了商场陈设的必打卡景观,南翔印象城MEGA连休息区域都打破常规,有精巧的设计,顾客可以躲在鸟笼或竹编的休息区里喝茶拍照。位于4楼的“览岳·山丘”,相比“觅境·森林”更具有魔幻色彩,坐在这里你能真切地感受到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碰撞。悬挂在空中的云朵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明暗的变化。位于六楼的屋顶花园,有多种游乐设施,简直是小朋友的天堂。而且,这里还有一条长达400米的屋顶星空跑道。每到夜晚,人们便会在跑道上慢跑、散步。这条色彩鲜明的跑道就像一道彩虹,成为了潮人的打卡胜地。
3、广州广粤天地:CBD独一无二的向心型花园式商业
广粤天地坐落于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在围合的居住社区里既有两万平方的中央园林、喷泉广场,同时又云集众多国际高端品牌,荟萃各国地道的美食,拥有广州最独特的向心型花园式商业和生活社区。
经历了十二载的发展变迁,为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广粤天地决定进行焕新升级。
场地现状环绕中心广场是一圈茂密“林带”,林荫乔木成为夏日停留的主要场所和商业客流、住户散步、跑步的主要环路,项目因地制宜,保留了场地内所有乔木,重新规划林下空间,引入休闲功能,改造植被,使之成为适应岭南气候、舒适自然的林下休憩绿廊,提升人气与可运营空间。林荫下,打通中下层视野,配以多年生开花植物及生动轻盈的观赏草,充分考虑颜色与质地的四季变化,营造绿环生态绿意的氛围,植物配合科普标识牌,成为绿环游观、自然教育、社区参与的发生场所。
经过重新改造提升,精致、高端、优雅、浪漫的城央艺术花园由此诞生,商业外摆区和花园融为一体,形成了可游可嬉可憩的宜人环境,优雅的都市生活和时尚交汇中心及人文社交目的地,让消费者能够沉浸其中、放松身心,感受度假的氛围,也为城市带来更大、更长久的商业和休闲价值。
4、成都麓湖天府美食岛。
坐拥近千米湖岸线的成都麓湖天府美食岛,是全国首座「岛屿商业」。整个美食岛以湖泊、岛屿为生态基底,通过与品牌主理人“共创”的模式,汇聚了众多黑珍珠餐厅、网红餐厅以及地方特色传统美食,呈现出一个具有国际范儿、蜀都味儿的浮岛消费新场景,并提供摩托艇、水上摩托艇、尾波滑水、尾波冲浪等丰富的水上游玩项目。
该项目结合露营与市集概念,以交换生活的向往为slogan,打造了宠物友好、游牧酒吧、岛风渔市、汽车公园、落日市集、元气复古等多元岛集活动。同时,联动各大音乐平台、高校资源,打造“音乐幻岛”IP,通过音乐戏剧、全岛沉浸式体验、MINI市集等活动形式,让文艺与商业相融,成为公众感受时尚潮流的最佳目的地。
5、长春·这有山:把度假小镇装进盒子里
项目以旅游、休闲为主题的「山丘景区小镇」由山坡盘旋至山顶,沿途打造各种大气逼真的景观、老街,民国街景、民族特色、小吃餐饮、影院街区、咖啡馆、文创街区、博物馆、游戏机,这有山舍山顶问蟾亭等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一站式需求。
位于山顶的剧院可根据游客需求选择影片免费播放,还有爆笑喜剧、相声专场等演艺节目。丰富多彩的美食、声色斑斓的酒吧、人声鼎沸的夜市、静谧多姿的客栈、琳琅满目的文创,多元业态创造丰富体验,还有各种文化、展演艺术活动。
「这有山」准确来说应该是真正以“文化”为底蕴的“商业+微旅行”的集合地。人们可以在娱乐中体验文化、购物闲逛,实现短时间内无目的休闲、城市微度假。
结 语
随着文化旅游新模式的蓬勃发展和实体空间不断升级,微度假的新模式正在迅速崛起,成为当代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购物中心需要打破与旅游度假景点的界限,使其与自然生态、人文公园和主题乐园融合在一起,提供悠闲的美感和有趣的体验。
购物中心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的无缝连接,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和传播性的“大休闲”游乐场,让游客在购物中心中愉快地度过闲暇时光。要实现这一目标,购物中心需要将场景与业态融合,塑造自身的特色,并明确定位目标消费群体,才能在微度假的升级之路上,拥有自己的市场,打造独家的生活方式,从而吸引更多顾客的涌入。
【免责声明】本文由飙马商业地产整理编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 艺术融入商业,新消费时代商业地产突围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