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万人流量的焦虑

来源:商业房地产 时间:2015-03-27 作者:苏昭

     朋友圈前几天都被成都方所的“250万人流量”刷屏了。微上搜索了下关键词,发现转发的人都是做商业地产的,做其他行业的包括做住宅的都没见到有人转发这条内容。

 

一个店一年能带动250万客流量,这个诱惑对于做商业地产的人来说确实足够大。

 

成都方所之所以能够在商业地产朋友圈里突然爆红,原因在我看来有且只有一个:250万客流量。也就是说,成都方所能刷爆你的朋友,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最初从二十一世纪网转载到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取了个好标题,把250万人流量去掉然后随便换个标题就失去刷屏效果了。

 

成都方所还没去看过,但是两三千方的书城是毫不稀奇的。

 

实际上,任何一个两三千方的书城,内部设计和体验都不会差到哪里去,任何一个几千方的书城人流量也都很大。比如我自己熟悉的杭州文二路口的博库书城,早年我最喜欢坐在博库书城的地上看书,现在也还喜欢去黄龙的浙江图书馆,比起成都方所现在的一年250万人流量,无论是文二路口的博库书城还是浙江图书馆,都绝不逊色。

 

两三千方的书城开在购物中心里,能强力拉动人流量是百分百肯定的,无论这个书城是谁开的叫什么名字。但是书城所带动的人流量,有多少能转化为餐饮或百货消费值得考量,毕竟现在中产阶层缺失的情况下,消费书籍的主力群体要么太年轻要么年龄太大,这两者都不会是餐饮和百货的主力消费人群。

 

成都方所从图片、文字、以及成都的朋友的介绍来看,真正区别于其他两三千方体量的书城来说,其实也就是“例外”这个服装品牌和方所书一同出现了。方所能入驻成都太古里,不能说和“例外”没有关系,毕竟“例外”可不是哪个场子都能招商入驻的。

 

朋友圈被成都方所250万人流量刷屏,背后折射的是购物中心经营方对人流量的焦虑。这个焦虑的产生,不外乎一方面是电商持续凶猛,另一方面就是日益严重同质化竞争所带来的人流量隐患。

 

所以,与其说大家对成都方所感兴趣,不如说是大家对“例外”品牌与书城混搭、以及书城一年能拉动250万人流量感兴趣,至于到底是方所还是圆所、是书城还是电玩其实是无所谓的。

 

至少对我来说,在一个商业场所里谈文化是很虚伪的事情,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是一门生意,与文化和艺术都没关系,生意就是生意。比如书,是否真的喜欢读书也已经跟“书”这个载体毫无关系了。

文章评论 [] [ 查看完整内容 ] [ 注册新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匿名?
搜公众号:飙马中国商业地产
搜微信号:pmmaket

扫一扫,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