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做不好?实战型拯救方案在这里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 时间:2019-08-13 作者:xujian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案例显示,不少住宅底商已经慢慢由“一铺养三代”演变为“一铺套三代”。为啥会这样?飙马商业地产认为,电商的发展、遍地开花的综合体,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社区商业想要突围,各开发商们必须要转变思路才能逆袭。

 

买房买的不仅仅是一套房子,更是周边的配套。比如学校、医院等等,大多数人也会问买东西是否方便。通常来说,满足日常需求的购物由住宅底商来承载。由于客户基础稳定,住宅底层商铺长期以来都是市场颇为关注的物业类型、投资者热衷的商铺投资形式——通常卖得比住宅还贵。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案例显示,不少住宅底商已经慢慢由“一铺养三代”演变为“一铺套三代”。为啥会这样?飙马商业地产认为,电商的发展、遍地开花的综合体,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社区商业想要突围,各开发商们必须要转变思路才能逆袭。

迅猛发展的电商和综合体

处处命中传统社区商业的要害

过去,住宅底商可是住宅溢价的发动机之一,为啥现在反而成了拖后腿的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住宅底商总体上是过剩的。

由于各城市的土地供应、城市规划偏爱商业营业用房,使得这类用房过剩。

笔者发现,在深圳高人口密度的社区,不少底商的空置率也很高。为啥?因为附近三五百米内就有一个商业综合体,或者再不济有沃尔玛之类的商场。

2、住宅底商普遍缺乏规划。

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几乎所有的底商都会被散售出去,缺乏统一的业态规划。很多底商千篇一律,且跟附近能提供类似服务的综合体相比,价格上还没有优势。

一些业主需要的服务却有没有。比如前段时间笔者去一个正地铁口非常不错的小区看房。竟然发现有个理发店开在了小区某栋楼的六楼,顾客却络绎不绝,因为附近没有理发店……

3、迅猛发展的电商的冲击。

互联网没有普及时,商业地产被传统百货、购物中心等的光环罩着,只要一个地方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就足以吸引消费者。

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变得对称,此前的神秘感消失。无论店里卖什么,购物网站上几乎都能找到同款产品,且价格更便宜。非体验式的消费(比如电子产品、鞋帽、粮油等)全面转向线上,特别是200块左右的商品,销量尤其大。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达4.7万亿元。未来增速会放慢,但是总量还会逐年提升。

 

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大改变了国人的购物习惯。2016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超3万亿元,同比增长58.3%,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以前,笔者下班想做个饭,得先去买菜。现在下班路上下个单,人到家门口,粮油蔬菜就到了,方便省事,而且比在实体店买便宜……

 

社区O2O的发展还使得一些体验性的消费都被干掉了,比如上门按摩等。体验式消费(比如餐饮、电影、培训等),则都被装入了综合体。因为综合体的逼格明显比住宅底商要高几个档次。

 

社区商业要突围

一要统一规划,二要有主题特色

建筑本身也要创新

过去那种街铺价格高于住宅的定价方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显然已经不太行了。住宅底商价格足够低,比如像上面提到的温州那个案例,起拍价格只有住宅物业的一半,当然也有想象空间。

可是,如此一来,房企还怎么干?毕竟住宅底商/社区商业依然还要建。好在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会打开另一扇门。

事实上,社区商业历过20多年的发展,建筑形态已从住宅底商及街铺,逐步演变为集中式购物场所,业态更复合,购物更具体验感——社区商业已从对居民吃喝拉撒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升级到对精神层面的满足。

商务部发布的《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16/2017年)》显示,便利店和社区购物中心等社区商业由于正在进入黄金发展期。如何抓住机会,而不是让自己和投资者掉进坑里?

1、项目规划既要契合当前实际,又要有调整的余地。

销售/运营时流的泪,都是当初规划设计时脑子里进的水。很多社区商业缺乏合理规划,使得商铺价值大打折扣。

首先,一个社区商业的规模多大,业态比例怎么划定,都需要做精准的定位。只有详尽调查该区域未来商业地产的供应量、业态规划和设计,了解辐射区域内的顾客需求和消费水平,才能做出最佳的判断,比如,项目所在区域老龄化严重,则显然不适合建造儿童主题商场;若建在高校附近,则适合文化艺术类主题,可以引进密室、鬼屋等价格不高又相对新奇的业态。

其次,要预留调整空间,以便适时调整。任何类型的商业,都不可能一开始运营就达到最佳的状态,需要不断调整;另外,消费者的偏好会不断发生变化,也要对症下药。因此,必须要预留15%左右的空间,便于有需要的时候调整。

以北美最大的露天开放式社区商业购物中心Kimco地产为例。

大多数Kimco的商场规模并不大,可是,通过统一的设计、管理,其打造了体系化的社区商业中心,为当地客户提供了一个可以全面采购日常必需品的社区商业中心,包括超市、大药房或折扣百货店等,使其在社区商业品牌上获得难以撼动的地位。

国内,2.0版的万科里,通过深度挖掘周边1.5~3公里范围内社区全家庭成员的生活及社交需求,进行消费者画像分析,提供针对性的场景体验,导入教育、医疗、健康、文化等业态,迎合消费者需求——

❶ 社区必备业态占比将超45%,布局能调动周围1.5公里范围消费者形成强关联性的核心业态;

❷ 教育业态占比达25%。教育业态将呈现得更丰富,迭代更新速度将加快,在万科自营教育的基础上,还将补充与万科教育协同发展的相关儿童业态;

❸ 自营业态占比将提升至20%。万科里计划引入合作经营方,以店中店的模式,共同打造跨界的书店、花艺、手作产品、咖啡、简餐等门店;

❹ 社区强关联服务业态占10%,如养老、社区学校、社区医疗、养老、口腔护理等,未来社区服务类需求快速凸显。

2、建筑等硬件指标,要符合具体业态的使用标准。

无论多好的业态规划,终究还是需要建筑物本身去承载。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坑,开发商们一掉再掉。

比如物业布局不考虑居民出行习惯:某开发商的商铺2012年交房,虽然现在项目及周边入住已较为成熟,但鲜有商家愿意承租,因为其商铺位是沿城市快速路一侧分布的……

有些建筑标准不符合业态要求。某社区商业,开发商前期花了很大力气把商家招进去,但一年之后,商家就流失了大半,剩下的则集体抗缴物业费,起因就是烟道设计不合理,餐饮类商家根本没法做生意;

还有个一项目,很多做汽车美容服务商家主动找上门,但因物业条件满足不了(门前有阶梯陡坡等),只能作罢。

 

还有的公共配套与消费场景不搭。不少商铺门面与城市道路的连接被连绵的绿化带和护栏隔开了,行人和车辆根本无法直接拐入消费。

 

以上都是开发过程中要竭力避开的坑。那么,怎么干才能既能抓住消费者的心,成本又不太贵呢?以上提到的Kimco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Kimco通过露天社区商业购物中心降低建筑装修成本,而且采用的是标准化扩张路线,可以很好的控制成本,其平均租金仅为西蒙地产(北美大型购物中心的商业地龙头)的三分之一!如此一来,既可以满足那些入驻的“接地气”的超市、折扣店商家的低成本需要,又减轻了其自身投资的压力,并且可以灵活的应对当下零售商业地产的需求变化。

笔者认为,Kimco的模式是趋势,既然是社区型,那么在建筑形态上就要是一个能让人不经意间就走进去的场所,而购物中心与社区成为浑然一体的效果是最好的。这就需要采取更为开放的建筑设计。目前,通常有以下几种:

◆购物公园式

逐过塑造露天的主题购物广场,将其打造成购物公园的形式,对购物中心内部流量可以起到很好的聚集疏散作用。

 

◆街区式的

购物中心与街区动线紧密结合,互动性较好,购物中心对街区的带动性较强。

◆下沉广场式

下沉带来了隔而不分的空间,自然限定出区域,如果空间高宽比处理得当,较容易塑造场所感。

 

在设计时应注意,广场面积一般为300—800平方米;广场短边不小于13米、面积不小于169平方米;地下商店通往下沉式广场的疏散出口应与商店内宽度不小于3米的通道连接。

◆儿童乐园式

得儿童者得天下,看看各个商场里的儿童游乐设施就知道了。随着政府要取消封闭式小区,今后的遛娃大军必须是走出小区走向广场,社区型购物中心无疑是个好地方。

3、拥有自身主题,才能形成合力,实现差异化竞争。

虽然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物理界限,但是以家庭消费,社交需求和个人休闲为场景的社区商业还是有吸引力。

早点摊位,菜店水果店,小超市,银行网点,快递柜,美容美发,还有SAP会所和社区诊所等等,这种满足生活最基本需求的业态,确实是社区商业pk电商和综合体的有力武器。但仅仅靠这些还不够。社区商业必须要有鲜明的主题。

就笔者看来,没有主题的社区商业,即便业态丰富,但就像一篇文章,堆砌了很多华丽的辞藻,但没有鲜明的中心思想,就不会吸引到大家。

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东莞宏远中央街一度长期滞销,经过重新定位,塑造项目餐饮主题特色之后,三个月时间里商铺全部售罄,销售额达到3个亿!

当然,这又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主题火了,可能很多人会去学习甚至复制,项目定位相似,街区的主题定位也一样,这时候如何破?

这就又回到了前面讲的规划上,因为即便主题定位看似一样,但在业态布置上,哪怕是业态顺序上略微的调整、色彩上的改变,或者融入一些特色性或更具风情的细分业态,都可以让示范区更具吸引力,让客户更能感受到项目的不同特色以及优越性。

目前,社区商业街的常规业态主要有如下几类:

 

但在每种常规业态下,加入一些“特色”,效果立马不一样。比如龙湖最早在重庆做的晶郦馆,就定位“时尚、高端”。在业态设计时,晶郦馆通过引入精品特色零售,如酒窖、雪茄专卖、高尔夫专卖等,塑造出完全不一样的项目调性,不但凸显了项目本身的特色,还吸引了小区以外更多的消费群体。

 

文章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
顶一下
(0)

文章评论 [] [ 查看完整内容 ] [ 注册新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匿名?
搜公众号:飙马中国商业地产
搜微信号:pmmaket

扫一扫,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