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牵手多点Dmall入局社区拼团,具备哪些优势?

来源:零售老板内参 时间:2019-01-08 作者:王彦丽

       社区团购的“火”还在蔓延,除了各地创业者揭竿而起,大型零售商超也开始入局,物美就是其中之一。

  一个多月前,传统零售的数字化服务商多点Dmall,与物美合作推出社区拼团业务。因为在该业务之外,物美所有的数字化服务都由多点提供,因此,多点合伙人刘桂海告诉笔者,此次新增的社区拼团业务,完全是对原有数字化系统的复用。

  据了解,多点社区拼团目前有100多个社群,主要集中北京区域,预计今年五月达到1000个,平均每个社群每天产生30单左右,客单价在30-40元之间。

  相比于商品直接配送团长的模式,多点拼团是从物美大仓集中配送门店,再由门店配送社区团长。这里的门店包括物美自有门店,也包括合作的夫妻老婆店,如果门店距离社区较近,那么店长就是团长,支持用户到店自提。

  那么,凭借在一定区域内的优势供应链和品牌影响力,传统零售商的加入,是否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或者直接推动该行业进入供应链层面的较量中?

  尽管玩家越来越多,不过依旧有人不看好社区团购,认为这会是九死一生的游戏。不管是什么量级的玩家,做社区团购的机遇毋庸置疑,但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1、物美+多点Dmall做社区拼团的逻辑

  在微信中搜索“多点拼团”小程序,就能看到距离用户最近的团长。在该小程序内,品类包含水果、蔬菜、肉禽水产、乳品零售、粮油百货几大品类,SKU数不超过500,商品全部来自于物美。参与拼团后,价格确实会比门店低一些。

  事实上,在做次日达的社区拼团之前,多点的电商业务就包含两种,一种是为物美提供O2O一小时达,另一种就是做次日达的全球精选,这两种业务同在多点APP内。此次新增的社区拼团业务,用到的仓到店,再到团长的系统,其实就是全球精选系统的复用。

  所不同的是,全球精选的订单需要为每位用户配送到家。而社区团购的订单,则是统一配送门店,再用一个大包裹配送给团长,团长再为社区用户进行商品分发。很明显,末端物流成本比全球精选降低很多。

  因此,对于多点和物美来说,新增的社区拼团业务,成本主要来自于团长,其他环节都是原有系统的复用,所增加成本比较有限。

  另外一个竞争优势,就是解决用户信任度的问题。多点拼购的商品,全部来自于物美。作为北京地区的零售龙头,用户对物美的商品必然会有一种信任感,在购买的时候就会少很多商品品质方面的担忧,即使出现问题,也能第一时间得到理赔。

  这种品牌效应也让多点拼团具备一种新的特质。据刘桂海介绍,相比于很多平台关注团长流失问题,多点拼团对此担心的很少。因为多点并不依靠团长去维系与用户的关系,用户通过团长购买,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信赖物美的商品。

  不管是个人,还是合作的夫妻老婆店,多点只是把他们作为商品的分发点,让用户就近拿到商品,这个过程建立的,刘桂海认为是物美和用户的粘性。

  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作为区域零售巨头,物美为什么会涉足社区团购?区域零售巨头的加入,对这个行业又意味着什么?

  这就不得不从物美的战略布局开始说起。今年10月,物美召开2019年战略发布会,物美创始人张文中表示,未来的战略就是全面数字化,并且要做全业态布局,包括商超、便利店、社区店、无人店等。

  也就是说,物美在全面数字化的同时,也关注零售渠道的拓展,收编邻家便利店就是明证。物美COO许少川此前也透露,物美2019年计划开店260家,其中160家为小业态门店。

  作为社区生鲜解决方案,社区团购也得到物美的关注。至此,物美具备大卖场、社区店、便利店、电商O2O、次日达、社区团购等渠道能力,基本将用户需求一网打尽。

  “不管用户选择哪个渠道购物,物美都有能力去服务,不至于社区团购壮大后,物美的流量被侵蚀。”刘桂海解释道。

  因此,对于物美来说,做社区拼团除了满足用户需求外,还有战略性防御的考量。至于社区团购能否成为一个长久的生意,对于目前的多点和物美来说,似乎还不是关注最多的。

  用刘桂海的话来说,他们关注的是消费需求,如果一种需求产生,就一定要想办法去满足。

  2、社区团购不可忽略的风险

  虽然资本看好,用户需求目前看还是存在,但不论如何,社区团购这门生意依然有风险点,因为在整个生意链条里面,依然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

  首先是用户流失。从目前一些运营数据看,有些社群刚开始有三五百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会降低到100多人,这种情况如何解决?

  刘桂海认为,如果只靠这个生意去赚钱,风险无疑是很大的。也就是说,创业公司如果把赌注完全压在社区团购身上,难免会面临用户流失、团长不稳定等难题,严重者甚至关系平台的生死。

  但传统零售商的一种思路是,他们并不靠社区团购活着,这个渠道做好自然是一本万利,这个渠道做不好,不意味着用户需求消失了,而是用户需求发生了转移,可能转移到大卖场、社区店,或者是O2O一小时达。这也是为什么说,物美坚持要做全渠道布局。

  其次是行业规范的缺失。商品从大仓到门店可以有统一的规范,但从门店到团长,物流配送、品控等方面还很不尽如人意。

  例如,根据每个社区订单量的不同,门店到团长的物流配送环节,有的用两轮电动车,有的用三轮车,还有的用金杯车。

  商品则通常是用塑料袋简单封装,一来食品安全缺乏保障,二来如果有冻肉商品,可能就面临冷链断链的问题。站在用户角度,收到这样一个简易包装的次日达生鲜商品,很有可能会有食品安全方面的担忧。

  而团长为用户分发商品环节也有诸多痛点。因为商品通常是放到团长家中,订单少还好,如果有100单,试想100位用户到团长家取货该是怎样的场景?即便团长能得到更多抽成,但这种情况还是会影响其日常生活。

  而所有这些规范的缺失,其实都是一个个食品安全的漏洞,如果社区团购想成为一个长久的生意,品控、用户体验绝对不可忽视。

  3、社区团购会蹈无人零售的覆辙吗?

  资本催生的“千团大战”,以及商业模式上的硬伤,让风口上的社区团购,总让人联想到仅坚持了一年的无人零售。

  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曾经认为,放到了距离用户最近的社区、办公室,就一定能成为不可估量的流量入口。事实上,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因为不符合零售业的成本、效率和体验模型,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因此,不是有资本助推一定能成功,不去关注零售的三要素,只是玩一把互联网的虚火,并不能为零售行业创造真正价值。

  事实上,在社区团购产生前,社区人群的消费渠道并不少,有大卖场、社区店、综合电商,O2O一小时达等。再看社区团购,一方面是次日达,时效性上不如O2O;另一方面是行业标准缺失,远不如电商购物有保障。那么,它凭什么获得用户青睐?

  综合很多入局玩家的思路,让他们兴奋的是,社区团购确实在产生单量,而且相比此前的O2O模式,物流配送成本急剧降低。这样来看,社区团购在需求、成本模型上,似乎都对商家十分有利。

  但是,这些理由其实都是站在商家的角度思考,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他们是否愿意持续使用这样的渠道进行消费?

  对此,刘桂海认为,社区团购的一大优势是主动销售。之前不管是门店,还是电商O2O,都面临一个引流难题,即便用户来了,有促销员和没有促销员,最终的效果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而团长、微信社群,就相当于主动推销的促销员,用户再基于对商品品质以及团长的信赖,自然愿意下单。

  “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这种促销没有必要。但当商品极大丰富的时候,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不是乐趣,而是负担,团长其实就是帮助用户进行选择的。”

  此外,刘桂海认为商品组合也很重要,要能激发用户的购买欲。多点针对拼团业务的商品池,目前不超过500个SKU。

  “拼团一定是少量单品,不会很多,多了供应链优势就没了。”刘桂海坦言,“因为品类增多后,组织商品也是个很大的难题。”

  但是,品类有限、没有时效优势、又缺乏行业标准的社区团购,真的能获得用户的长期青睐吗?通常来说,社区团购主要集中生鲜品类,解决的是人们一日三餐的需求,当用户不能在平台上进行一站式购齐,他是否还愿意经常光顾?

  虽然传统零售商,尤其是有一定数字化基础的商超,如物美等,在做社区团购的时候具备明显优势,但这个行业距离成熟显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包括供应链能力,商品组合、服务体验等。这种生意模式是否成立?具备供应链优势的平台是否一定能笑到最后?笔者认为,一切仍充满未知因素。

顶一下
(0)

文章评论 [] [ 查看完整内容 ] [ 注册新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匿名?
搜公众号:飙马中国商业地产
搜微信号:pmmaket

扫一扫,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