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市场加持,各类企业加快养老产业细分领域的产业融合与探索。在养老政策扶持与市场机遇双向加持下,2021年各类企业加快了康养战略布局与资本介入,加快了养老细分领域的产业融合与探索的步伐。本章节将对房企类、险资类、运营商类、互联网类、科技类、金融类等各种企业类型的康养产业投资特征进行归类分析,重点围绕养老照护服务产业、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产业、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产业、养老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养老金融服务产业、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产业等六类细分产业领域展开,并逐一梳理企业康养投资的产业特征。特征1:险资企业聚焦“保险+养老服务”,挖掘康养金融潜力。交银人寿深化布局康养生态,发掘金融养老业务蓝海,开启构建企业康养产业链;新华保险召开寿险与康养业务协同启动会,坚持活力养生型、持续照料型、康复护理型三条养老服务产品线。
| | |
| | |
| | |
| | 太平人寿深圳分公司与深圳海关签署养老合作协议,太平人寿发挥养老创新优势,实现养老服务、医疗保健、保险保障的三方融合,为深圳海关提供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解决方案 |
金融类企业开始涉足养老领域,提供养老金融类服务。兴业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日照银行等金融企业为老年客户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站点,集中展现了“全”、“新”、“精”、“智”4大创新亮点。中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与社区街道合作,通过智慧化、数字化概念深入社区养老。
| | |
| |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彭福卡”,为推动长者食堂数字化改造再添新的金融动能 |
| | 针对50周岁以上年长客户的金融需求,开发推出全球首张“安愉人生”专属运通借记卡 |
| | |
日照银行&日照市12349养老服务中心&日照普天安泰养老 | | 日照银行·日照市12349·普天安泰联手合作养老服务,共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解决养老问题的资金支持力度 |
特征3:开启“金融+养老”战略,多维度推动养老产业发展交通银行、奥园健康、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银行等企业,结合自身金融业务,主动进行公司战略调整,进军养老产业。同时金融企业与市场化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多维度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 | |
| | 交通银行在沪召开“交银养老”服务品牌发布会,推出“交银养老”金融战略行动计划20条 |
| | 奥园健康与中国人保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探索中国养老支付新体系 |
| | 苏州市民政局与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签署“养老+金融”战略合作协议 |
| | 三方强化合作,实施“养老+金融”战略共同积极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
| | 太仓签约“养老+金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养老护理员专属优惠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全面增强金融赋能养老产业发展水平 |
| | 中国人寿与远洋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养老金融、养老保险、养老不动产投资、资本纽带关系等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
金科地产成立智慧服务公司,爱侬养老参股智慧养老科技公司,重庆光大百龄帮集团与重庆科技职业学院共同签署共建“光大智慧康养学院”等。百度、松下、数字科技等企业发布智慧养老产品,企业争先布局养老产业。
| | |
| | |
| | 侬养老投资1750万设立中京爱侬(成都)智慧养老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5% |
| | 首次展出用于公益“AI助老”的人脸识别智慧助老专利 |
| | 复旦大学与数字科技养老公司“天与养老”在上海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立科学的智慧养老体系 |
| | 松下电器旗舰店·杭州成功举办了2021松下健步机器人新品发布会,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端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到养老领域 |
| |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和重庆光大百龄帮康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光大智慧康养学院”签约仪式 |
京东、松下电器、太保家园、世茂、国寿、力高等,企业围绕医疗资源、健康宣教、康复护理、慢病管理、智慧社区、智慧养老等领域开展合作。
| | |
| | 坐落在旧宫镇的首家“京东健康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挂牌 |
| | 松下电器(中国)、上海普陀太保家园签署智慧康养实验室合作协议 |
| | 宜康·湿地康养小镇与中国联通就“5G+智慧养老”服务理念达成战略合作 |
| | 世茂服务与浪潮新基建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共建智慧城市服务体系 |
| | 蛮牛健康与国寿嘉园(苏州)达成框架合作,共同推进康养社区智慧服务升级 |
| | 涂鸦智能与力高集团达成合作,共建智慧健康生活社区生态 |
| | 恒信东方参股成立文旅康养投资公司,恒信东方借助自身云视频运营服务、VR技术、未来教室能智慧科技手段实现文旅康养项目的运作 |
颐寿科技和花猫博士、中国老年学学会和阿里巴巴,均通过合作的方式,打造以智慧康养服务平台,大力推进智慧康养服务体系和服务产品研发、应用、普及和优化。中国人寿、中国电信、上海德律风,在原有的养老业务基础上,不同程度的提升了养老服务标准,延伸了养老服务内容。
| | |
| | 领航智慧科技,共创康养未来,颐寿科技与花猫博士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
| | 以“数字助老”应对老龄化,中国老年学学会与阿里共建“智慧养老”平台 |
| | |
| | |
| | |
特征4:围绕养老新技术、新应用,开启智慧养老新模式。鹰眼科技和阳光保险,中科九度与中铁文旅,企业联合研发5G智慧、物联网等养老新技术、新应用,开启养老模式的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中国银行、奥园健康,借助智慧科技,为老年提供适老化、智能化应用服务内容。
| | |
| | 中科九度与中铁文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针对智慧康养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等进行了探讨 |
| | 阳光保险与北京鹰之眼智能健康合作,开启智慧中医康养新模式 |
| | 奥园健康亮相广州物博会,携“物业+健康+科技”造智慧人居 |
| | 保障老年人,数字人民币“适老”,数字化时代支付模式 |
| | |
注,本章节以上表格的数据来源:CRIC康养产业数据库企业康养业务探索进入深水期,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齐发力。初步统计,2021年发布养老产业动向的企业类型近20个左右(医院、协会、政府除外),如房企、险资、医疗、医药、健康管理、养老、康养、金融、产业运营、科技、互联网、餐饮、大数据、旅游、教育等。基于各类企业自身领域的优势,纷纷向康养领域进行业务探索与尝试。2021年各类企业积极进入,纷纷布局养老领域。2021年养老领域新进入企业众多,围绕四类企业展开,分别为央企/国企类(中康养投资、苏州康养集团、深圳幸福健康产业集团、珠江实业等)、险资类(友邦人寿、招商信诺人寿、交银人寿等)、房企类(星河湾集团、香港佳明集团等)、其他类(格美集团、九芝堂、农米良品、兴动生物科技等)。企业康养战略投资开始聚焦核心产业领域,同时向支持产业和辅助产业延伸。2021年康养企业战略动向主要围绕六大产业领域展开,其他产业的企业布局较少。其中,养老产业重点布局领域是老年照护服务产业,企业布局数量占比达36.5%,遥遥领先;其次是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产业,首次超越老年医疗产业(疫情过后,智慧养老产业开始崛起),占比22.6%;然后是老年医疗产业,布局数量占比16.4%;最后是老年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养老金融服务产业、老年健康促进和社会参与,占比分别为11.9%、8.2%和4.4%。
| |
| 地方性康养平台公司成立,纷纷推出康养服务品牌,通过资本并购提速,企业扩大康养投资,跨界布局养老服务,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企业战略合作资源互补 |
| 院企合作、政企合作、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医养融合深化战略布局,医养新品研发、加速推进智慧医疗 |
| |
| 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组建产教联合体、重点领域攻坚克难 |
| 挖掘康养金融潜力,金融赋能老年人养老生活服务,开启“金融+养老”战略 |
| 智慧科技企业争先入局,科技赋能智慧养老项目落地,打造智慧康养平台,养老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
|
上一篇: 2022Q3,上市旅企稍微喘了一口气
下一篇: 房地产政策回暖,康养产业是否能够助力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