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安吉实践与创新路径

来源:飙马特色商旅文整理编辑 2025-07-01 10:41:03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融合力、催化力最强的产业之一,可以有效推动传统产业的延伸与融合。茶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新趋势,茶叶不仅仅是供游客品饮的商品,而是一种深厚的文化体验。茶旅融合已成为激活茶文化资源、推动三产融合的重要路径。


茶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茶旅融合发展动力:茶旅融合发展动力是一个多维度概念,不同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界定。林曦等将茶旅融合的动力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动因即茶产业与旅游产业间的内在耦合驱动茶旅融合新业态的形成;外部动力为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创新。也有学者将茶旅融合发展的动力分为外动力、内动力和辅助力三个方面,其中,外动力为政策和市场需求,内动力为资源和文化,辅助力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关于茶旅融合发展模式,李书魁提出了茶旅融合发展的浙江模式,包括微茶庄园、全产业链小镇、特色茶香小镇、茶文化主题公园四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也有学者结合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和其他茶产区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生态观光茶园、特色茶旅小镇、茶文化创意空间、茶旅田园综合体四种融合模式。


茶旅融合发展效益:当一个地区的茶旅融合发展较好时,会对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态、治理等产生显著正面影响,对于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上述研究对于茶旅融合的概念界定提供了丰富启发。有学者将茶旅融合的概念界定为基于地方茶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以满足消费者对茶生态与茶文化学习、考察、休闲、观光等需求为导向,以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茶产业链与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旅游产品生产、销售、消费等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相互渗透、交叉融合为路径,因地制宜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业态、线路和活动,从而推动茶产业和旅游产业实现业态融合、技术创新、市场共享、价值提升的一种具有区域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模式。


总体而言,茶产业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旅游是茶发展的载体,茶旅融合是指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利用技术进步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打破两个产业之间的边界,使其实现在空间、产业与产品层面的相互交叉与渗透,生成新的载体、业态与产品的一种过程,从而实现以茶促旅,以旅强茶,两者相得益彰。


茶旅融合质量发展内涵: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宏观经济、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受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政策法律影响,以要素质量、创新动力、质量技术为基础条件,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相统一,以有竞争力的企业为微观基础,注重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茶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是在政策法律、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以及科技进步的综合影响下,以创新为动力,以资源、机会和人才为要素,通过茶旅空间融合、茶旅业态融合与茶旅产品融合,实现“以茶促旅,以旅强茶”的融合发展效果,为茶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赋予新价值,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新途径新场景,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业提质增效。

茶旅融合的发展道路探索

——以浙江安吉为例

2024年,安吉白茶产量2420吨,一产产值37.75亿元,全产业链产值68.45亿元,连续15年入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安吉白茶品牌价值达54.86亿元。取得如此成绩,安吉县继续坚持“生态立茶、科技强茶、品牌兴茶”战略,积极构建“三茶”统筹和三产融合的现代茶业体系,不断探索创新,拓宽茶农增收致富渠道,力图让安吉白茶这一缕茶香飘得更远、更香。


2025年的安吉白茶春茶季,是一场从“农产品”到“生活美学”的跃迁。当茶田成为开放式景观,当茶农变身跨界IP创作者,这片绿叶承载的已不仅是舌尖的回甘,更是一个关于乡村振兴的鲜活答案——生态价值可触摸,文化基因可体验,传统产业可潮玩。“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故事,在2025年春天有了更丰富的诠释。


1、数字重构茶香:科技赋能的沉浸式体验


今年安吉白茶春茶季中,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最大亮点。从元宇宙采茶到区块链溯源,从AR互动到社交裂变传播,科技创新正在重构传统茶产业的消费体验。


今年2025安吉白茶开采仪式上,《安吉白茶生态低碳茶园团体标准》正式启动编制,该标准将从优化茶树品种、创新茶树栽培、集成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行低碳加工、严控过度包装等多维度发力,系统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构建起“从茶园到茶杯”的绿色闭环,促进茶叶生产方式由经济高效发展向生态、经济“双高”发展的转型升级。


安吉茶旅研学活动 | 图源:茶博览


《安吉白茶生态低碳茶园团体标准》的编制,不仅是一次产业标准的升级,更是中国茶业发展理念的革新。它标志着安吉白茶从"品质时代"迈向"绿色时代",为全国农产品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案。


一杯绿色科技的安吉白茶,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一探究竟”。在宋茗茶博园内的安吉白茶博物馆里,游客来了一拨又一拨。近年来,安吉投入了近1800万元研发经费,建成数字化茶园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管控。同时,深耕茶文旅融合,以“宋韵茶香”为主题打造沉浸式体验园区,2024年吸引游客约30万人次。


数字时代的茶香,正在通过科技赋能重新定义传统茶文化的传播方式与消费体验。


2、三茶荟客厅:生态叙事的空间变革


去年,安吉县农业农村局以“全球视野、欧洲标准、安吉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打造一批具备旅游观光、文化展示、休闲康养等功能的三茶荟客厅,实现全年开展茶研学培训1500场次,接待游客量200万人次,营收超5亿元,其中宋茗茶博园还成功入选国家3A级景区。在今年安吉白茶开采仪式现场,三茶荟客厅品牌的全案策划也正式启动,安吉县农业农村局将与天津大学设计师团队合作,起草三茶荟客厅的空间建设标准及形象LOGO设计,传递安吉“以茶为媒,山水筑境”的当代生态故事。


作为入选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点推荐目录》的“龙王山”安吉白茶非遗体验基地,不仅向游客推广茶文化,还将进一步助推当地文旅融合发展。“龙王山”安吉白茶非遗体验基地负责人表示,后期将定期开展非遗主题活动,持续推出互动性强、体验感好的非遗体验产品和活动,积极推动茶叶文化融合发展,激发茶叶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安吉茶园春采 | 图源:茶博览


从采茶、炒茶、品茶到观光、旅游、研学,安吉县创新推出“三茶荟客厅”发展模式,将数字技术、非遗传承、品牌建设深度融合,探索一条特色产业振兴新路径。


3、高铁+深度游线:激活茶旅消费新势能


坐着高铁去春游,正在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这个春茶季,G3244次列车上,茶文化车厢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24年12月26日,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缩短了安吉与长三角各大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交通的便利,让游客到安吉采茶、品茗、赏春的热情高涨。今年安吉还发布了“舌尖茶韵,回味悠长”、“溯源茶史,品味人文”、“邂逅茶海,漫享时光”三条安吉茶文化深度体验旅游路线,进一步深挖茶文化内涵,为安吉白茶产业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


茶文化车厢 | 图源:上铁集团

茶旅融合发展对策

1、深耕特色文化,多重营销创造需求。


促进茶旅消费扩大,关键在于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在碎片化流量时代,“内容至上”的理念更为关键,优质内容能够将流量价值推向最大化。随着互联网用户信息检索的自主性不断提升,品牌营销模式从生硬的信息灌输,转向围绕消费者兴趣展开传播,唯有契合兴趣的创意内容,才能激发消费者的探索欲。而茶文化正是触发这一兴趣的核心要素。


茶旅运营者需紧密结合地域特色,打造辨识度高的茶文化旅游主题,以此唤起游客的浓厚兴趣。针对热衷茶文化、追求健康生活的目标消费群体,可深度挖掘当地茶叶背后的特色文化、历史脉络与人文故事,通过创作短视频、编排舞蹈演艺、设计体验活动等形式,满足游客对茶文化深度探究的需求,为其打造沉浸式体验。例如,云南普洱市文化馆联合打造的“普洱非遗客厅”,为游客构建了深度感知特色文化的空间。


普洱茶园


2、创新茶旅产品,联结消费节点。


茶旅经营者可以通过丰富茶旅产品,打造多元化的产业链,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消费触点,从而促进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在行动环节,针对茶旅消费已有的消费群体,应尽量便利其消费体验并提供多样化消费选择。因此,茶旅经营者应尽可能建立一个在线平台(如小程序、公众号、APP等),为消费者提供搜索、比较和预订茶旅产品的便捷途径。该平台应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和简洁的设计,方便用户快速浏览和搜索所需信息。在线平台上应提供详尽的茶旅产品信息,包括目的地介绍、行程安排、价格、服务内容、用户评价等。消费者可以通过搜索和筛选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找到合适的产品。同时,茶旅经营者可与第三方在线平台(携程、飞猪等)积极建立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预定、购买渠道。


针对潜在的年轻消费群体,茶旅经营者则应创新茶旅消费产品,满足其个性化需求,让其有更多消费选择。茶旅经营者在创新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例如,在产品创新领域,应巧妙地融入茶元素,推出精致的茶叶糕点、特色茶叶饮品、高品质茶叶化妆品等,以丰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此外,茶旅经营者还可以依托茶旅项目的优势,拓展康养、教育培训、文创等附加产业。通过与其他产业的紧密结合,实现品牌一体化发展,最终塑造多元化的产业经济链。这种创新探索将丰富茶文化旅游的内涵,提升游客的感知体验,为茶旅产业的长期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安吉白茶系列产品 | 图源:茶博览


3、强化社交属性,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


消费行业本质上是对消费时间和空间的竞争,核心是对消费者时间的占据。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搜索成本更低但信息冗杂,消费者难以及时搜索到符合自我期待的信息,搜索时间成本过高会降低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布局互联网络,贴合平台属性的内容和技术优化是品牌以较小成本获得较大流量关注的推广方式。针对现有的茶旅消费群体,在搜索环节中便利的检索和全面的信息是其主要需求。茶旅经营者应利用多样化的社交媒体宣传渠道,例如微博、抖音、微信等,打造自营性线上传播矩阵。同时,需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充分展示自身信息、优势、吸引力等,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信息检索渠道以及全面的信息展示,极大提高现有消费者在搜索环节的便利性。


针对茶旅消费潜在的年轻消费群体,茶旅经营者应更注重社交媒体的互动性以及宣传方式的创新性、新奇性。分享作为消费者消费后的一种行为,不仅仅是对消费体验的一种反馈,更是对品牌的一种宣传。在多次分享的过程中,消费者往往会逐渐成为品牌的忠实客户,因为他们的行为不仅增加了品牌的曝光度,还为品牌赢得了口碑。这种黏性的形成有助于品牌实现更大价值的开发,并促进对其他相关业务的拓展。茶旅消费因其较强的社交属性而显得格外突出,消费者经常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茶园景观、茶文化体验等内容,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福建安溪云岭茶庄园 | 图源:中国茶叶加工


此外,茶旅经营者可通过在各平台发布茶旅活动、宣传茶旅路线、普及茶文化知识等,持续与年轻粉丝群体互动,培养年轻群体的爱好。同时还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举办茶文化讲座、茶叶品鉴等线上活动,吸引年轻群体参与,提升年轻群体对茶旅消费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其次,茶旅经营者应与一些社交媒体中的意见领袖合作,合作形式包括推广活动、赞助合作、联合营销、内容合作和折扣优惠等,通过意见领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将茶旅产品和服务推广给更广泛的受众,提升茶旅消费的曝光度和认知度。

结 语

茶旅融合作为激活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正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为翼”的模式重塑产业生态。从安吉白茶的数字茶园到普洱非遗客厅的文化沉浸,从“三茶荟客厅”的空间变革到高铁游线的消费激活,茶旅融合已超越简单的产业叠加,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文旅品质化、乡村国际化的关键引擎。


面向未来,茶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持续深耕“三茶统筹”理念:以茶文化厚植品牌内核,以茶产业夯实经济基础,以茶科技赋能创新升级。唯有将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有机统一,才能让茶香不仅飘向五湖四海,更成为驱动乡村振兴、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鲜活注脚。当一片茶叶串联起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生产与消费,茶旅融合的故事,终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由飙马特色商旅文整理编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 商旅文融合下的主题公园,如何打破“走马观花”的体验困局?
下一篇: 从匆匆打卡到深度沉浸,情绪价值如何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项目名称城市商业面积类型开业时间
4万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待定
17691平米(赠送地下室约5000平米)
城市综合体
2007年
3.2万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500亩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34902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5.7万平米
城市综合体
2030年
品牌名称业态面积需求合作期拓展区域
家居建材
4-7万平
20年
佛山
生活用品集合店
800-1200㎡
5 - 10年
全国
内衣店
50+
5 - 10年
成都
洗车美容店
200 - 400平米
5 - 10年
全国
中央厨房
800-2000平方
5 - 10年
全国
电玩城
500方-2000方
5 - 10年
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江西
Copyright@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4787号-1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7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