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旅文融合下的主题公园,如何打破“走马观花”的体验困局?
在当今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商旅文融合已成为主题公园发展的重要趋势。它将商业、旅游、文化三大元素有机结合,旨在为游客创造更加丰富多元的体验。然而,目前许多主题公园虽踏上了商旅文融合之路,却仍深陷游客“走马观花”的体验泥沼,难以让游客真正沉浸其中,挖掘出深度体验的价值。这一困局严重限制了主题公园的发展潜力,亟待突破。
“走马观花”体验困局的表现
1、游览方式浅尝辄止。
许多游客在主题公园中只是简单地沿着既定路线,快速游览各个景点和游乐设施。他们匆忙拍照打卡,缺乏对主题文化内涵的深入了解。例如在一些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游客可能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仿古建筑,参与一些表面的互动游戏,对于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传承知之甚少。这种浅尝辄止的游览方式使得游客难以获得深刻的情感共鸣和独特的体验记忆。
2、消费行为短暂单一。
在消费方面,游客多集中在门票、简单餐饮和基础游乐项目上。主题公园内丰富的商业业态未能充分激发游客的消费欲望,像特色文创商品、高端定制服务等消费场景,游客参与度较低。以迪士尼乐园为例,虽然其商业产品线丰富,但除了标志性的毛绒玩具等,其他文创产品和体验式消费项目的购买率并未达到预期,游客只是进行了最基本的消费,没有深入挖掘商业消费背后的文化价值。
3、参与程度流于表面。
主题公园精心设计的互动活动和表演,游客参与热情不高。即使参与,也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全身心投入其中。比如一些主题公园举办的主题巡游活动,游客只是站在路边观看,很少主动与巡游演员互动,感受角色魅力和故事氛围。这种流于表面的参与程度,无法让游客真正融入主题公园营造的文化情境之中。
困局产生的原因
1、主题挖掘不够深入。
文化内涵理解不足:许多主题公园在选择主题时,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停留在浅层。以一些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公园为例,仅仅展示民俗服饰、简单的歌舞表演,没有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背后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传承脉络。这使得主题文化缺乏深度和厚度,无法吸引游客进行深入探索。
主题元素融合生硬:在将主题元素融入公园的各个环节时,存在融合生硬的问题。商业业态与主题文化脱节,游乐设施与主题故事关联不紧密。比如在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公园中,餐饮区域却售卖着与海洋毫无关联的传统中式快餐,这种生硬的融合破坏了整体的主题氛围,让游客难以产生沉浸感。
2、体验设计缺乏创新。
传统模式依赖严重:大部分主题公园仍然依赖传统的游乐设施和游览模式,缺乏对新体验形式的探索。过山车、旋转木马等传统游乐项目虽然经典,但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与新兴的沉浸式戏剧、虚拟现实体验等相比,传统模式无法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个性化体验不足:没有充分考虑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和兴趣,提供的体验项目同质化严重。无论是年轻人、家庭游客还是老年游客,都面临着相似的体验选择。比如在一些亲子主题公园中,没有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设计差异化的游乐和教育项目,无法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多元需求。
3、商业运营与文旅割裂。
商业目的过于突出:部分主题公园过于追求商业利益,将商业运营放在首位,忽视了文化和旅游体验的打造。过度商业化的氛围使得游客感受到浓厚的“叫卖”气息,破坏了主题公园的文化氛围和旅游体验。例如一些主题公园内,商店布局过于密集,商品价格虚高,让游客产生反感。
文旅资源利用不充分:没有将商业活动与文化、旅游资源充分结合,无法实现三者的协同发展。商业活动没有围绕文化主题展开,也没有与旅游线路和景点形成有机联系。比如在一个以古镇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商业街区售卖的商品都是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没有体现古镇的特色文化,也没有与古镇的历史建筑、民俗活动等旅游资源相结合。
4、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员工专业素养欠缺:主题公园的工作人员对主题文化知识了解不足,无法为游客提供深入的讲解和引导。在服务过程中,缺乏热情和耐心,无法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在一些科普主题公园中,讲解员对展品背后的科学原理一知半解,无法给游客提供准确、生动的讲解。
设施维护与管理不善:游乐设施的维护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游客的游玩体验。公园的环境卫生、餐饮服务等方面也存在问题。比如一些主题公园的卫生间清洁不及时,餐饮质量差、口味单一,这些问题都会降低游客对主题公园的好感度。
如何打破困局?
1、深度挖掘主题文化内涵。
全面研究与解读主题:组建专业的文化研究团队,深入研究主题公园的主题文化。以历史文化主题公园为例,研究团队应深入挖掘历史事件、人物故事、文化传统等内容,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主题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转化文化内涵为体验内容: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体验内容,融入到主题公园的各个环节中。可以通过打造主题文化博物馆、推出文化主题演出、设计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让游客深入了解主题文化。比如在一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公园中,打造茶文化博物馆,展示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过程,以及茶具的演变历史;推出茶艺表演和手工制茶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2、创新体验设计。
引入新兴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等新兴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例如,迪士尼乐园的《星球大战:银河边缘》园区,利用VR技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遥远的星系,与外星生物互动,参与星际冒险。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全身心投入到主题情境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感受。
设计个性化体验线路:根据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多样化的体验线路。对于家庭游客,可以设计亲子互动体验线路,包含亲子游乐设施、亲子手工制作等项目;对于年轻游客,可以设计冒险刺激体验线路,包含高空游乐设施、密室逃脱等项目。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线路,享受个性化的体验。
3、促进商业与文旅深度融合。
围绕主题文化打造商业业态:根据主题文化特色,打造与之相匹配的商业业态。在商业街区的设计上,融入主题文化元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比如在一个以动漫为主题的公园中,打造动漫主题商业街,售卖动漫周边产品、举办动漫角色见面会、开设动漫主题餐厅等,让游客在购物和餐饮的过程中,感受到动漫文化的魅力。
开发文旅融合的商业产品:将文化元素融入商业产品中,开发具有文化内涵和纪念价值的文创商品。故宫博物院推出的一系列文创产品,如故宫口红、故宫日历等,将故宫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用品相结合,深受游客喜爱。主题公园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创商品,提高游客的消费意愿。
4、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员工培训:对主题公园的员工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培训内容包括主题文化知识、服务技巧、应急处理等方面。通过培训,让员工能够深入了解主题文化,为游客提供热情、专业的服务。
完善设施维护与管理:建立完善的设施维护和管理制度,定期对游乐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加强公园的环境卫生管理,提高餐饮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游玩环境。
成功案例分析
1、上海迪士尼乐园。
主题文化深度呈现:迪士尼乐园以迪士尼经典动画和故事为主题,通过精心打造的园区景观、游乐设施、演出表演等,全方位呈现迪士尼文化。在“奇幻童话城堡”中,游客可以欣赏到迪士尼公主的故事表演,与公主们亲密互动;在“明日世界”园区,以未来科技为主题,展示迪士尼对未来世界的想象。
创新体验设计:引入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游乐项目。如“创极速光轮”项目,利用VR技术让游客在高速骑行中感受未来世界的刺激与震撼。同时,设计了多样化的体验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商业与文旅融合:围绕迪士尼IP打造了丰富的商业业态,包括主题商店、餐厅、酒店等。迪士尼商店售卖各种迪士尼周边产品,深受游客喜爱;迪士尼主题酒店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让游客在休息的同时也能沉浸在迪士尼文化中。
优质服务:员工经过专业培训,服务热情周到,能够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游玩体验。乐园的设施维护和管理也非常到位,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2、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主题文化深度挖掘:以河南的历史文化为主题,深入挖掘河南的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乡土文化等。通过3大主剧、18个小剧,全方位展现河南的历史变迁和人文精神。
创新体验设计:采用沉浸式戏剧的形式,让游客参与到剧情中,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剧目观看,在不同的场景中穿梭,感受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商业与文旅融合:打造了与主题文化相匹配的商业业态,如河南特色美食街、文创商店等。美食街提供各种河南传统美食,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河南的饮食文化;文创商店售卖具有河南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服务质量提升:员工对河南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能够为游客提供专业的讲解和引导。乐园的设施维护和管理也非常注重细节,为游客营造了良好的游玩环境。
结语:商旅文融合下的主题公园要打破“走马观花”的体验困局,需要从深度挖掘主题文化内涵、创新体验设计、促进商业与文旅深度融合、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通过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实践,主题公园能够为游客创造更加丰富、深入、独特的体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飙马特色商旅文整理编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 “茶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安吉实践与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