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文旅如何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县域文旅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浓郁的乡土风情,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热点。然而,如何让游客在县域旅游中产生深度的情感连接,实现“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理想状态,是众多县域文旅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这不仅关乎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关系到县域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的繁荣。本文,飙马特色商旅文将从资源挖掘、产品创新、服务提升、营销推广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县域文旅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关键策略。
深挖特色资源,打造独特文旅IP
1、梳理文化脉络,挖掘历史文化宝藏。
每个县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或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或孕育出影响深远的历史名人。深入研究县域的历史文献、方志档案,探寻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能够为文旅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根基。例如,福建长汀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客家古建筑,如古城墙、汀州府文庙等。长汀通过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举办客家文化节、传统祭祀活动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内涵与魅力,感受历史的厚重。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县域文化的活态传承,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传统手工艺、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非遗项目,是县域文化的瑰宝。像浙江泰顺的木拱桥营造技艺、提线木偶戏等非遗元素融入文旅产品设计和旅游活动中,开发出“顺礼”系列文创产品,将抽象的“顺文化”转化为具象的消费场景,既传承了非遗文化,又满足了游客对特色文化产品的需求。
2、舌尖上的县域密码,解码地方特色美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美食在旅游体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县域的特色美食往往是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体现,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挖掘和推广县域的特色美食文化,能够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可以打造美食街区或夜市,汇聚各种当地特色小吃和传统名菜,营造热闹的美食氛围。例如,某县的美食街区,汇聚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如手工凉皮、羊肉泡馍、特色烧烤等,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美食,还能欣赏到美食制作的过程,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
此外,还可以开发美食体验活动,如烹饪课程、美食探秘之旅等,让游客亲身体验美食的制作过程,深入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比如,组织游客到当地农户家中,学习制作传统的农家菜,感受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温馨。通过美食这一纽带,能够极大地增强游客对县域文旅的好感度和认同感,让游客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也留下深刻的旅游记忆。
3、发挥自然优势,塑造生态文旅品牌。
县域往往拥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山水风光、田园景观、森林资源等都是发展生态文旅的宝贵财富。以浙江安吉为例,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依托丰富的白茶资源,打造了白茶主题茶园体验活动,游客可以参与采茶、制茶过程,品尝新茶,感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利用茂密的竹林资源,开发竹编文化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精妙。安吉通过将生态资源与文旅活动深度融合,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的良性互动,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
4、聚焦民俗风情,营造特色文化氛围。
民俗文化是县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民俗节庆、传统美食、特色民居等都是民俗文化的具体体现。江西葛仙村依托畲族特色民俗文化,举办火虎舞、板凳龙、火裙舞、烧宝塔、火壶等一系列特色民俗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体验,感受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留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避免过度商业化导致文化异化,能够让游客真正体验到县域文化的独特韵味。
创新文旅产品,丰富游客体验
1、开发沉浸式文旅产品,增强游客代入感。
随着游客对旅游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沉浸式文旅产品逐渐成为市场新宠。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AR、VR、全息投影等,打造沉浸式的文旅场景,能够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县域文化的魅力。例如,泰顺开发的VR虚拟导览系统,让游客可以在线“云游”廊桥与古村落,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木偶戏表演的幕后故事;景点公园利用AR技术展现游船秀,结合虚拟孔明灯祈福活动,让传说中的场景和历史人物走进现实,与游客进行“跨越千年”的对话。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代入感,使游客留下深刻的记忆。
2、发展研学旅游,满足知识求知需求。
研学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将学习与旅游相结合,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青睐。县域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开展研学旅游的理想场所。可以根据县域的特色资源,开发多样化的研学课程,如历史文化研学、自然科学研学、非遗技艺研学等。例如,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县域可以设置古代建筑考察、历史文化研究等研学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县域可以开展生态考察、动植物研究等研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过与学校、教育机构合作,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还能提升县域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打造乡村民宿,提供个性化住宿体验。
乡村民宿作为县域文旅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游客深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与传统酒店相比,乡村民宿更注重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能够满足游客对独特住宿体验的需求。在乡村民宿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保持当地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同时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服务设施,提升住宿的舒适度。例如,一些县域的乡村民宿以传统的四合院、土楼等建筑为基础进行改造,内部装修采用当地的传统材料和工艺,同时配备现代化的卫浴、智能家居等设施;在服务方面,提供农家美食制作、农事体验等特色活动,让游客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乡村生活的乐趣。
4、举办主题节庆活动,增添旅游活力。
主题节庆活动是县域文旅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如文化艺术节、美食节、民俗节等,能够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与。例如,垫江通过举办牡丹文化节、中国(垫江)石磨豆花美食文化节等精品节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牡丹、品尝美食,有效提升了垫江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举办节庆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突出活动的主题性和互动性,让游客能够充分参与其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
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游客旅游体验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便利性。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提升游客旅游体验的基础保障。县域要加大对交通、住宿、餐饮、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旅游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在交通方面,加强县域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连接,完善县域内的交通网络,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同时,增加公共交通的班次和线路,方便游客在县域内的出行。在住宿方面,除了发展高端酒店和特色民宿外,还要注重经济型酒店和客栈的建设,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在餐饮方面,打造特色美食街区,提供丰富多样的当地美食,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游客的饮食安全。此外,还要加强旅游厕所的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家旅游厕所标准进行改造升级,提高旅游厕所的卫生条件和服务水平。
2、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
旅游人才是县域文旅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一方面,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开设旅游相关专业课程,定向培养本土旅游人才;另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优秀旅游人才投身县域文旅建设。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通过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让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体验。
3、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旅游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如宰客、强迫购物等,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受理游客的投诉和建议,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安心、放心。同时,加强对旅游企业的诚信建设,开展旅游企业诚信等级评定活动,对诚信经营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失信企业进行曝光和惩戒,营造诚实守信的旅游市场环境。
精准营销推广,提升县域文旅知名度
1、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多元化营销。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已成为旅游营销的重要渠道。县域文旅要充分利用抖音、微博、小红书、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多元化的营销活动。通过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图文并茂的推文等内容,展示县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特色美食等旅游资源,吸引用户的关注和点赞。例如,一些县域通过邀请抖音达人、网红博主前来体验旅游,拍摄制作高质量的短视频,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实现旅游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扩散。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如话题讨论、抽奖等,增强与用户的互动和粘性,提高县域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举办旅游推介会,拓展客源市场。
举办旅游推介会是向外界宣传县域文旅资源、拓展客源市场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类旅游展会、举办专场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向旅游企业、旅行社、媒体等介绍县域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合作。在旅游推介会上,要注重展示县域文旅的特色和亮点,通过精彩的文艺表演、生动的讲解、精美的宣传资料等,吸引参会者的关注和兴趣。同时,与旅游企业、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旅游市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县域旅游。
3、开展事件营销,制造话题热点。
事件营销是一种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县域文旅可以结合自身的特色资源和优势,策划举办具有影响力的事件活动,如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音乐节、摄影大赛等,吸引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关注,制造话题热点,提升县域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贵州榕江县通过举办“村超”足球赛事,将足球赛事与民族文化、非遗美食、淳朴民风等相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媒体的关注,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热点地区。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1、整合周边资源,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县域文旅的发展不能孤立进行,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整合周边的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旅游品牌。通过联合周边的景区景点、酒店民宿、餐饮娱乐等旅游企业,推出跨区域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送。例如,一些相邻的县域可以共同打造生态旅游区、历史文化旅游带等,将各自的特色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形成具有更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同时,加强区域内旅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旅游营销活动,提升区域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加强交通互联,优化旅游线路。
交通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县域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互联,优化旅游线路,提高旅游的便利性。通过建设高速公路、铁路、轻轨等交通设施,缩短县域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加强区域内各景区景点之间的交通连接。同时,根据游客的需求和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优化旅游线路设计,合理安排旅游行程,让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游览区域内的各个景点。例如,一些地区通过开通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等方式,方便游客在不同景区之间的往返,提高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3、建立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为了确保区域合作的顺利开展,县域之间要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互利共赢。可以成立区域旅游合作联盟或协调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区域旅游发展,制定合作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根据各方在合作中的贡献和投入,合理分配旅游收益,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强区域内旅游市场的协同监管,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县域文旅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文旅融合,可以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的相互促进作用,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同时也能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协同发展。
1、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
县域要对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打破文化与旅游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中,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例如,某县在打造一个自然风景区时,深入挖掘当地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服饰文化和生活习俗,将这些元素融入景区的景观设计、游客中心建设以及导游讲解中,使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再如,一些拥有红色历史的县域,可以将革命遗址、英雄事迹与旅游线路结合,开发红色研学游、沉浸式历史体验项目,让游客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增强文化认同感。
此外,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双向赋能,推动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例如,将地方戏曲、民间传说改编成实景演出,利用数字化技术重现历史场景;将传统手工艺与旅游商品开发结合,推出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文创产品,让游客将文化记忆“带回家”。这种整合不仅能提升旅游产品的独特性,还能为文化传承注入新的生命力。
2、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
随着游客需求的多元化,县域文旅需积极培育融合新业态,拓展发展空间。例如,“文化 + 科技”模式下,利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将县域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展示,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文化 + 农业”模式中,依托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开发农事节庆、乡村艺术展、民宿集群等项目,让游客体验“慢生活”的同时,推动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
此外,“文旅 + 体育”“文旅 + 康养”等跨界融合也成为新趋势。县域可结合当地特色,举办马拉松赛事、户外探险活动,或依托温泉、中医药资源发展康养旅游,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康养”的四季旅游产品体系,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旅游消费的持续性。
3、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
实现县域文旅的长期繁荣,需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一方面,加强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对自然和文化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在开发古村落旅游时,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保留传统建筑风貌;在自然景区建设中,采用生态友好型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注重社区参与和利益共享。通过培训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服务、鼓励村民开设家庭旅馆或手工作坊,让居民成为文旅发展的受益者,从而激发其保护文化遗产、维护旅游环境的积极性。此外,建立长效的文旅产业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游客权益,为文旅融合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结语:县域文旅要实现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目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创新文旅产品,提升服务质量,精准营销推广,加强区域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竞争力的县域文旅品牌,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实现县域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县域文旅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优质的旅游体验,让县域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免责声明】本文由飙马特色商旅文整理编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 乡村研学+文旅:如何颠覆传统旅游,带来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