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联姻:互补还是冒险?深度剖析海昌与祥源的战略结合

来源:飙马特色商旅文 2025-06-06 16:57:52

2025年6月2日晚,一则重磅消息震动文旅行业——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发布公告,拟以每股0.45港元向祥源控股集团旗下企业发行51亿股新股,总代价22.95亿港元。若交易顺利完成,祥源控股将间接持有海昌海洋公园扩大股本后的38.6%的股份,一跃成为其第一大控股股东 。这场被称为“山海联姻”的资本运作,瞬间引发业界和市场的高度关注,众人纷纷揣测:这究竟是一次优势互补的双赢之举,还是一场充满未知风险的冒险?


海昌海洋公园迎来“白衣骑士”

海昌海洋公园与祥源文旅或将成为一家人。


6月2日晚,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计划以增发新股方式引入祥源控股集团,目前已订立认购协议。交易完成后,海昌海洋公园将获祥源控股集团22.95亿港元战略投资,而祥源控股集团将持有海昌38.6%的股份,成为第一大控股股东。


公告披露,祥源控股集团通过其间接全资子公司祥源星海旅游(开曼)有限公司,以每股0.45港元的价格认购海昌海洋公园51亿股新股,总认购金额22.95亿港元。该认购价较公告当日收盘价0.84港元/股折让46.43%,但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0.2251港元溢价99.95%。


目前,海昌海洋公园的控股股东为泽桥控股有限公司(原海昌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7.29%。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后,祥源控股集团将成为海昌海洋公园的控股股东,泽桥控股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将降至29.04%,为第二大股东。海昌海洋公园表示,此次合作将实现“海洋+山岳”的业态融合,通过整合海洋生物资源与IP运营优势,构建“旅游目的地集群、海洋主题公园、低空文旅”三位一体的业务体系。


业内分析指出,持续的债务和竞争压力,海昌不得不引入战略投资者。尽管其在上海、郑州等地运营的7个主题公园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但2024年净亏损同比扩大275%至7.4亿元的业绩。在此背景下,海昌海洋公园的创始人曲乃杰只能将这一国内领先的海洋公园品牌控股权转让给“祥源系”。


业内人士认为,海昌与祥源的战略合作,将是文旅产业迎接新周期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不仅为文旅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行业价值。此番合作不仅体现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还将通过资源优势与互补,形成“1+1>2”的强大合力。双方将持续开发旅游新项目,不断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提供旅游服务新体验,实现产业联动升级,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昌海洋公园的困境与自救

海昌海洋公园作为以海洋主题为基础的综合性文旅集团,在国内文旅市场曾占据重要地位。截至2024年末,其在国内自持并运营7家以“海昌”为品牌、以海洋文化为主的大中型文旅项目,包括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郑州海昌海洋公园、大连海昌发现王国主题公园等 。这些主题公园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海昌一度成为海洋主题文旅的标杆企业。


然而,近年来海昌海洋公园却深陷困境。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海昌海洋公园净亏损同比扩大275%至7.4亿元 ,经营状况急剧恶化。其面临的首要难题是沉重的债务压力,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海昌海洋公园的流动负债净额为29.53亿元,年内有约4.97亿元的银行及其他借款到期未偿还 。尽管后续偿还了其中约0.67亿元,但负债问题依然严峻。财报中,海昌海洋公园也提到,公司一直积极与潜在投资者磋商,以期在有需要时取得进一步融资,包括但不限于股本融资、供股及发行新可换股债券,以改善集团的流动性。


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让海昌举步维艰。近年来,国内主题公园市场蓬勃发展,大量新的主题公园项目涌现,竞争日益白热化。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主题公园需要持续投入新项目和进行内容升级,以吸引游客。但海昌海洋公园由于自有资金不足,在项目开发和升级上显得力不从心。其业务复苏表现慢于预期,出现了持续的经营性亏损,导致阶段性的流动资金压力,这也迫使海昌不得不寻求外部力量来缓解危机,引入战略投资者成为其自救的关键举措。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表示,由于海昌海洋公园近几年投入重资产项目建设,面临较高的负债率,现金流紧张,需要通过引入战略投资或出售股权来缓解债务问题。此外,海昌还面临经营压力,“近两年国内主题公园竞争激烈,必须持续投入新项目和内容升级,但其自有资金不足,只能通过股权融资获取资金,从而加速新项目开发,实现轻资产扩张。”


获得近23亿港元的投资之后将怎么使用?海昌海洋公园表示,一方面,用于支持集团日常运营及补充营运资金,推动核心业务,包括主题公园运营、OAAS(文旅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IP的发展;另一方面,该款项将偿还部分现有债务,主要包括银行贷款、供应商应付款项及建设相关债务,以降低财务成本、改善负债结构。


祥源的文旅版图扩张

看中海昌海洋公园的祥源控股,同为文旅行业的头部企业,其由浙江商人俞发祥创立并实控。


祥源控股集团在文旅领域也颇具影响力,其业务涵盖了多个方面,尤其在山岳型景区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旗下拥有如齐云山等知名景区,在景区开发、运营管理、品牌塑造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模式和优势。祥源控股一直致力于构建完整的文旅产业生态,不断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扩张机会。


此次收购海昌海洋公园,对祥源控股而言,无疑是其完善文旅版图的重要一步。海洋主题公园与山岳型景区在旅游资源和游客群体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通过整合海昌海洋公园的资源,祥源控股可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旅游产品类型,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提升集团在文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从战略布局角度来看,这是祥源控股向综合性文旅集团迈进的关键举措,有助于其在全国乃至全球文旅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山海联姻”,互补还是冒险?

海昌海洋公园与祥源控股的“山海联姻”,既有着巨大的互补潜力,也面临诸多挑战。从互补的角度来看,双方在资源整合、客源共享、运营管理经验交流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有望实现1 + 1 > 2的协同效应,共同推动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


然而,冒险的成分也不容忽视。业务差异、管理团队磨合以及市场不确定性等问题,都可能成为合作道路上的绊脚石。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这场“联姻”可能会以失败告终。


对于海昌海洋公园而言,此次引入祥源控股是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型和自救机会。通过获得资金支持和战略资源,有望缓解债务压力,实现项目的升级转型,重回发展正轨。对于祥源控股来说,这是其扩张文旅版图、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一步。但在迈出这一步之后,需要谨慎应对整合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以确保投资的成功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山海联姻”这种跨领域、跨业态的合作模式,或许会成为未来文旅行业整合的一种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文旅企业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但每一次的合作都需要精心策划和谨慎实施,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


海昌海洋公园与祥源控股的“山海联姻”是互补还是冒险,目前尚无定论。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双方在整合过程中的决策和行动,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我们拭目以待,期待这场“联姻”能够为文旅行业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也希望双方能够携手共进,克服困难,实现共赢的美好愿景。


【免责声明】本文由飙马特色商旅文整理编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 商旅文项目策划的10大要点
下一篇: 从自然景观到文化故事,主题乐园如何打造“会讲故事”的场景?
项目名称城市商业面积类型开业时间
4万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待定
17691平米(赠送地下室约5000平米)
城市综合体
2007年
3.2万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500亩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34902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5.7万平米
城市综合体
2030年
品牌名称业态面积需求合作期拓展区域
家居建材
4-7万平
20年
佛山
生活用品集合店
800-1200㎡
5 - 10年
全国
内衣店
50+
5 - 10年
成都
洗车美容店
200 - 400平米
5 - 10年
全国
中央厨房
800-2000平方
5 - 10年
全国
电玩城
500方-2000方
5 - 10年
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江西
Copyright@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4787号-1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7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