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小型景区的破局出圈之路怎么走?
在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大型知名景区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自然资源以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往往能吸引大量游客。与之相比,中小型景区在资源、资金、宣传推广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面临着严峻的生存与发展挑战。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部分中小型景区游客接待量持续下滑,经营效益不佳。然而,危机与机遇并存,在2025年这个充满变革的时间节点,中小型景区若能精准把握市场趋势,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依然有望实现破局出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精:精准定位——重新定义、创新赛道
“云在青天、水在瓶”,中小景区要重新定义、创新赛道。景区的发展虽然说“文化为魂”,但是景区最终能走多远不仅取决于文化底蕴,更取决于科学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差异化竞争,中小景区普遍存在资金不足,资源条件弱,区位不优等状况,在当前的经济周期和消费降级形势下,中小景区只有重新定义自己,找到自己最大的比较竞争优势和核心卖点,尽可能隐藏自己的短板和弱项,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标签,寻找新玩法,开创新赛道,创造新物种,与周边形成差异化,改变区域的市场供需关系,才能有效的避开内卷,找到了自己定位和商业模式,也就牵住中小景区发展的牛鼻子。
万岁山武侠城和清明上河园一墙之隔,清明上河园作为老牌5A景区,主打大宋文化,万岁山武侠城如果也打大宋文化,无论如何是无法出圈的,只能重新定义自己,针对每个国人都有武侠情怀、侠客梦,市场上也没有武侠文化主题景区,于是另辟赛道,主打武侠文化,避免了内卷,与清明上河园形成了差异化联动发展,形成集群效应。
打:打造产品——内容为王、更新迭代
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中小景区不要抱怨市场,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第一代的旅游产品,包括景区、酒店以及旅行社的产品等,都已经存续了几十年,产品形态基本没变,普遍老化,已经跟不上时代。但是我们的市场已经迭代了,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成熟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传统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由过去的50后、60后、70后为主体,变成了现在80后、90后、00后为主体,他们更加追求新颖、独特、有趣的旅游体验。市场迭代了但中小景区的产品却没有迭代,怨不得市场不买单! 在任何情形下,向内看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首先从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着手,也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未来旅游的发展,一定是用高质量的产品去服务市场,产品为王、内容为王,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化、体验化是文旅行业的方向。
细:细分市场——锚定市场、深耕赛道
回归需求,服务游客,才是旅游行业的正道。锚定市场,识别真正的市场需求,服务游客,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追求个性化、体验式旅游。当代的年轻人,他们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内心孤独,他们是未来旅游市场的主力客群。他们出生就有着相对富足的物质基础,对于物质的追求自然不会那么强。精神的满足是自然而然的追求升级,因此具备社交属性,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文化产品必然火爆,近年来的演唱会和音乐会的火爆就是佐证。
中小景区不要想着做全客群覆盖,一是没有那个能力,二是也不具备那个可行性,盯住区域细分市场,做精做深,做到深耕,做复游性产品,打造还想来、还能来的产品业态,也就是未来旅游产品打造和升级的方向。
算:科学算账——平衡投资、控制风险
投资经营最终还是归结于算账,买东西讲究性价比,投资讲究投资收益比,中小景区无论是自身环境好、配套好、还是资源好,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所有变现方式的算账上面,景区投入的成本有多少,包括人力成本、日常运营成本、资产折旧、财务成本等,收入主要包括所有的变现渠道,包括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每项变现渠道买单游客量有多少,客单价是多少,最终收入减去支出就可以得出景区财务状况是否健康。
投资收益比是衡量中小景区成败的关键因素,没有之一。就拿民宿来说,投资运营成本高低是决定了民宿能否活下去的关键。民宿是否盈利,可以算一笔账,计算投入和产出。投入成本包括装修成本和基础设施投入,基础设施投入是大头,包括水电管网、污水、热水等,还有周边的道路建设,再就是人员成本,对外宣传和推广,这就是项目投资开发建设成本。
收益产出也可以进行测算,分析周边有多少类似的民宿项目,估算多少人会来,测算出每间民宿客单价,可以估算投资回收期。以北方为例,一年365天,适游期200天,一共10间院子/房子,入住率60%,一间1000元一晚,那么一年的毛收入为120万。当然还有一些项目的收益,比如小的游乐项目,可忽略不计。
成本的话,装修一间10万,10间为100万,人员成本10万,宣传推广20万,这就130万,还不包括基础设施投入,基本上就是亏钱,如果再加上水电管网和道路投入,那就百分百的亏钱。
因此,投资建设民宿时需要与地方上进行商谈,要求分担部分硬性成本,负责基础设施和水电管网的配套建设,或从其他方面购买服务进行弥补,平衡投资,控制风险。
结语:2025年,中小型景区要想实现破局出圈,就必须在“精、打、细、算”上下功夫。精准定位,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市场标签;打造优质产品,以内容为王,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细分市场,深耕区域,服务好目标客群;科学算账,合理规划投资,控制风险。只有这样,中小型景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飙马特色商旅文整理编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 文旅消费新风向:从“打卡式旅游”到“沉浸式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