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哈尔滨、天水…网红城市的花期,何以越来越短?
对比前两个红极一时的网红城市淄博和哈尔滨,国家旅业网发现了一个不太乐观的趋势。 01短暂的花期 从一个月降至十余天 网红城市的花期越来越短了 需要说明的是,天水和哈尔滨,我们都抓取了抖音、今日头条和百度的搜索指数作为对比。淄博的辉煌因为更为遥远,抖音和头条的相关数据已无从抓取,故只能参考百度一家的数据。先看图。 国家旅业网数据统计对比 02爆款的套路 何以至此?这可能需要从网红城市的三板斧说起。 这所谓的三板斧,亦即打造网红城市的三要素。简而言之,就是“城市标签+全网宣传+宠游客”的套路。 03未来的长红 成为网红不是旅游目的地的全部 千篇一律的套路让人审美疲劳 地方政府的努力我们都看得见,人民群众的热情更是有目共睹。 之前的淄博、哈尔滨自不必说,单说天水——据天水市文旅部门介绍,3月1日至22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即将到来的清明小长假,其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21倍。着实令人称羡。 然而,从淄博到哈尔滨再到天水,三个现象级的网红城市,其花期何以越来越短呢?我们认为,多半还是因为这种工业流水线般的造星模式,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之后,看客们对此多少有些审美疲劳,其热情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当然,给城市贴标签,以及宣传推广,都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而且,论贴哪个标签,肯定是当地人最权威;论宣传推广,从甘肃文旅厅的工作来看,能做的他们都做了,绝对是尽心尽力甚至殚精竭虑了——这两点,没什么可审美疲劳的。 那么,为什么花期看起来在变短呢?我想除了天水这一波距离哈尔滨那一波间隔时间太短,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各地宠游客的模式过于千篇一律,人们越来越没有新鲜感了。 所以,依然有机会延续红火的天水,包括即将踏上网红这条赛道竞争的各个城市,不妨把思路再打开一点。比如,在宠游客的同时,也别忘了本地人。是的,如果能够像宠游客一样宠本地人,一定能赢得更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蜂拥而至的人流。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所言:成为“网红”不是旅游地的全部,好的旅游目的地,要让游客感受到服务的温度。我们认为,像宠游客一样宠本地人,正是这个服务温度的基础——只有打好这个基础,网红才可能长红。
下一篇: 文旅新质生产力,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