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发健康小镇?典型案例剖析及未来发展思考

来源:沉浸城市 2023-03-13 16:25:53

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新亮点。打造创建发展健康小镇,必须因地制宜,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再结合当地不同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可以建设适合社会发展的健康小镇。


健康小镇“热”的原因

健康旅游发展经过20年里,我国主要的康养旅游客群仍以出境接受更为先进的医疗技术的“康”旅游(即医疗旅游)为主,而在境内,侧重养老及疗养的“养”旅游(即养生旅游)相关产业正蓬勃兴起。在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地纷纷推出极具当地自然或人文特征的康养旅游产品。

据研究院数据,国内康养旅游仅占整体旅游市场总交易规模的1%左右,2016-2020年,我国康养旅游的市场规模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20%,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左右。康养旅游发展现状:中国旅游研究院指出,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全国旅游总收入将下降22.0%,但疫情对大健康概念的带动,乃至疫情中人们更加重视健康的情绪,或将助力康养旅游占比进一步扩大。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产品健康服务品质有待提升。老龄人旅游出行占20%比例,且有较高的消费能力,更注重旅游的品质。健康旅游产品的供给还不是很充分,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健康小镇案例类型盘点

1、休闲农业为亮点:浙江桐乡生态农业园

桐乡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沪、杭、苏金三角地带之中,属江南水乡,地势平坦,河港纵横,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桐乡生态农业园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主导,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全方位传播生态农业知识和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理念的生态旅游园区。

生态农业观光园形象设计体现“农”、“动”、“土”三个特点:“农”:“吃农家饭,住农家园,做农 家活,看农家景”,以农兴旅。“动”: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旅游者不再满足于普通的观光型旅游,而是要获得一种愉悦的经历,强调一种参与体验。使游客在园区内可以欣赏到田园风光,品尝当地特产,还可以亲自干农活。

以“土”为本,因此制宜,避免大兴土木,不搞城市化、人工化开发。农业旅游项目设计以原生的田园景观为基础,对本地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提炼和再现,为游客营造真正的自然空间。园区循着“以文化经营景区” 的思路,以生态思维塑园区绿色之魂,这也是生态农业园区制胜的法宝。


2、养老研学产业为亮点:乌镇雅园

绿城独创的中国学院式颐乐养生养老模式,与雅达国际共同开发打造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并整合集团旗下各领域高端资源和跨界资源,打造一站式养生养老产业链,使产品进入细分化的错位经营领域。

在全国单个景区的排名中,无论是旅游人气,还是综合经济效益,乌镇都是全国第一,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最具现代商业气息的江南传统古镇。绿城之所以选址5A级旅游景区乌镇,除了考虑到乌镇千年文化荟萃的历史积淀和宜古宜今的传统江南水乡宜居生态之外,更是考虑到乌镇地处苏浙沪的区域要塞,距上海、杭州、苏州、无锡、湖州等中国最发达的城市车程在一小时左右的范围,这与都市人养生养老和度假休闲的生活方式相得益彰。

其次,绿城乌镇雅园所在的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产业园,是中国首个国家社保基金参与投资的综合性健康养老产业园区,是一个集颐乐学院、雅达国际康复医院、国际养老中心、养生居住区、特色商业区和五星级养生度假酒店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休闲健康养老主题产业园。完善的生活配套与医疗服务,更是形成了产业园“自循环”的居住价值。绿城乌镇雅园为每位业主建立了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干预、健康监测等系统的健康档案,从预防检测到老年门诊、中医、西医等,实行一站式服务。绿城乌镇雅园集养老、医疗、金融保险机构资源优势,实现了养生养老资源在产业园最优化的配置。最后,颐乐学院是绿城中国学院式养生养老产业服务体系的一个崭新创举。

中国学院式颐乐养生养老模式,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崇高境界。其独特的中国学院式颐乐养生养老模式更具特色。其四大服务体系为:提供专业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舒适周到的居家生活服务;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服务;精致全面的文化教育服务。


3、体育产业为亮点:仪征市枣林湾

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成立于2007年4月,现为全国首批中日技术合作环境教育基地试点单位、江苏省旅游度假区、江苏省首批现代农业科技园、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江苏省环境教育基地和江苏省重点打造的10万亩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之一。园区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拥有“三山”“五湖”“两泉”等自然禀赋,以及6000亩经济林果、1.5万亩花卉苗木、2万亩生态林等优质资源。园区成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约5亿元推进路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民集中区、敬老院等民生设施建设,以及枣林山庄、枣林渔村农家乐一条街等旅游设施建设。已招引40多个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和高端商务服务业项目落户,如红山体育公园、扬州芍药园等,相继承办了五届“中国芍药节”、两届“枣林湾金秋采摘节”、第二届“江苏省自驾游基地创建工作年会”和“2012枣林湾之夏”主题活动。已流转土地4万多亩,带动5000多名农民就业,2012农民人均纯收入13430元。  

园区将按照“生态立园、文化铸魂、项目推动、效益优先、和谐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运动参与、休闲体验、养生养老、商务服务、高效设施农业五大产业,努力建设“宁镇扬特色旅游核心区、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区、城乡统筹先导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4、长寿文化养生为亮点:浙南健康小镇

小镇位于龙泉市兰巨乡,背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泉山,是长寿龙泉第一乡,是好山好水好空气的齐聚地。同时食药材资源极其丰富,是健康食养、药养绝佳福地。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和长寿特色,发展农业观光、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多功能的健康长寿小镇。小镇依托长寿文化,大力发展长寿经济,形成食疗养生、山林养生、气候养生等为核心,以养生产品为辅助的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的健康养生养老体系。


5、宗教文化为亮点:武当山太极湖

武当山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由太极湖新区和太极湖旅游区组成依托道教、佛教等宗教文化资源,打造集宗教文化养生体验、养生教育、休闲度假、养老等于一体的综合度假区,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基础。太极湖新区重点发展旅游发展中心、武当国际武术交流中心、太极湖医院、太极湖学校和高档居住区等项目,太极湖旅游区包括旅游度假板块、水上游览板块和户外休闲板块,重点建设太极小镇、武当山功夫城、老子学院、山地运功公园、武当国际会议中心等项目,是依托武当山的道教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养生养老、健康度假产业 。


近年来,大健康需求扩张与特色小镇勃兴的“风口”叠加,让康养小镇概念备受资本热捧,亦为地方政府所青睐,发展势头迅猛。

从实践效果看,不少康养小镇业绩不俗、前景看好,但也不乏中途烂尾、转作他途者,更多地则不温不火、勉力维持。作为大健康产业的生力军,如何才能实现健康发展,成为康养小镇必须直面的一道必答题。

健康小镇未来发展思考

1、回归本质:满足目标人群康养需求

特色小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建制镇,而是“非镇非区”的产业平台,本质上是功能集成区和产业集聚区。康养小镇要做到名副其实,必须在康养服务功能上作文章,特别是要强化医疗、医护、疗养、保健等专业服务功能,锻造康养核心竞争力。基于康养核心功能,再叠加休闲、亲子、体验、文化、研学等功能,既可增加康养小镇吸引力,也可避免因缺乏康养功能导致核心客源流失。同时在中医医养、精准医疗、慢病管理、森林康养、体育健身等细分领域形成特色优势。

2、丰富场景:营造开放多元体验空间

康养是一种功能性强且个体差异性大的体验性活动,体验效果与消费场景的关联度高。场景千变万化,体验各有千秋。特色小镇本身就是一种集要素汇聚、产业创新、消费体验于一体的应用场景。但相对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康养小镇对场景品质、类型、特色、风格等要求更强。因此,能否塑造吸引目标人群的丰富场景,已成为康养小镇重要竞争力来源。生态类康养小镇重在拓展自然空间场景,营造差异化生态空间。文化类康养小镇重在拓展心灵体验场景。康养产业链场长,可嵌入性强,康养小镇在场景打造上,既要做好主题突出,也要善于创新创意,不拘一格构建特色化场景,增强对目标人群的吸引力和服务能力,才能让特色小镇跳出同质化竞争的蓝海。

3、敬畏市场:精心尽心提供优质服务

康养小镇能不能运营好,归根到底是要过市场这一关。不少康养小镇所在地有着稀缺的康养资源,却因定位不清、功能偏差而平庸化,实属资源的莫大浪费。一种商品或服务包装再好、看起来再美,如果被消费者认为“不值这个价”,必然难以为继。因此,建设运营康养小镇必须敬畏市场、尊重市场,锻造康养核心功能,用过硬产品和服务赢得认同、打开市场,收获与所提供康养服务相匹配的市场回报。


结 语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占全国人口的13.5%。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会更加严重。老龄化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养老,这势必会助推康养旅游的兴起。健康小镇实现了人们在异地开启健康生活的新场景,同时也推动了目的地的旅游发展。

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综合性的健康小镇满足的正是旅游消费升级、休闲度假旅游的整体大趋势,巨大的市场规模面前,国内老年人群健康旅游大有可为。市场需求不断升级迭代,健康小镇正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风口,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在开发健康小镇时要注意多元化开发,多业态融融合;其次要加强安全管理规范,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后要打造特色品牌,创新营销,形成多层次的健康旅游产品体系。


文章来源:沉浸城市

上一篇: 疫后中国沉浸式文旅小镇营造路径及国外典型案例带来的发展思路
下一篇: 没有了
项目名称城市商业面积类型开业时间
3.2万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500亩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34902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5.7万平米
城市综合体
2030年
5.3万平米
步行街区
2023-05
0.72万平米
社区商业
2022-05
品牌名称业态面积需求合作期拓展区域
生活用品集合店
800-1200㎡
5 - 10年
全国
内衣店
50+
5 - 10年
成都
洗车美容店
200 - 400平米
5 - 10年
全国
中央厨房
800-2000平方
5 - 10年
全国
电玩城
500方-2000方
5 - 10年
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江西
运动类
260-350平
5 - 10年
全国
Copyright@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4787号-1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7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