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是今年中小园区的首要任务

来源:明源不动产研究院 2023-01-31 16:16:34

这几年来,产业地产赛道涌入了不少新入局玩家,有转型的房企、有产学研机构,也有一些通过偶然机会涉足产业地产的实体企业。

行业越来越拥挤,善于整合资源的赛道巨头也多了起来,这让许多中小产业地产商、或是中小规模园区,都对自身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担忧。留给中小型玩家的机会,似乎不多了。

不过笔者认为没必要太悲观,中小型园区其实有不少优势,比如策略灵活、容易调头、财务安全性更高、经营风险相对可控等等。

而且产业园业务的成功与否,并非只看规模,而是要看旗下园区的实际运营质量。有多大的盘子,就能做活多少产业,这才是本事。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趋于白热化的竞争态势下,中小型园区有哪些生存策略?

坚持深耕战略

不要不舍得做减法,活下去是首要任务

对于中小型企业和园区来说,多点开花式的业务发展模式,是极难负担的。笔者见过一些中小民企老板,偶然获得了不错的拿地机会,标的项目规模达到百万方级别。

这些在产业地产领域没有丝毫经验和资源的企业,虽然对自身的能力心里没底,但仍然会舍不得大好的发展机会,觉得只要地拿下了不怕做不活。所以就迫不及待地把项目全部吃下,甚至不惜加杠杆去拿地。

这种想法比较激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后续的开发风险是很高的。尤其是在融资、政策调控环境比较严苛的行情中,太过“贪心”很有可能导致项目最后反过来,拖垮整家公司。

在当下的行情中,中小企业最稳妥的战略,只能是勇于做减法,坚持深耕战略。聚焦于自身已有的优势,拿公司财务与运营能力范围内的园区资产,徐徐图之。

第一是区域深耕,控制投资拿地的规模。

许多中小企业进入产业地产领域,大多都是带着一些本土发展优势的。

他们要么是在当地发展多年的实体企业,对本地的产业发展状况很熟悉;要么是通过旧改获取工业用地的区域型房企,有一些本土人脉资源的积累。基于对本地的信息优势,稳扎稳打地做好手上第一座园区,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但在当前的形势下,切忌对产业地产有了初步了解,就贸然大举投资,一定要控制好拿地规模,并且坚持在自己熟悉的城市深耕。同时适当做好物业租售比例的平衡,为未来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对于中小型产业地产商来说,首要任务是保证手里有运营成功、财务可持续的项目,先谈活下去、再谈立足,最后才是扩大规模。

第二是产业深耕,园区产业定位在精不在多。

比如一座10万方左右的小型园区,主导产业1-2种就足够了,而且产业领域越细分越好。把主导产业做透、做实,比定位成综合性园区的成功机会更大。

如果在产业定位上一味求大求全,会导致在和大型园区竞争的时候,完全落入被动。而且小型园区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去搭建多种产业门类的专业服务体系。

第三是客群深耕,放下引入知名企业的执念。

因为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等要入驻某个城市,自然会有当地政府和重点项目在后面跟进,追着给优惠、给补贴,中小园区去参与竞争,是很被动的。

所以中小规模园区,可以专注于服务中小型企业,甚至是初创公司。这些客户看似实力不强,但把他们聚集起来,对于园区运营来说也有益处。

因为中小型租户一多,就能更好地分摊租约不稳定的风险,一两家公司退租带来的空置面积有限,更利于维持园区入住率总体稳定。而且这些中小企业的租金议价能力不高,反而能更好地控制出租收益水平。

除了以上三条深耕策略之外,中小园区还必须向内深耕,加快管理变革与人才培养的脚步,搭建一支单兵作战能力强的精炼团队。

中小园区不像龙头产业地产商,能吸引大量的产业人才和专业服务商来共谋发展。所以在进入赛道的初期想打好业务基础,必须在操盘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出一批复合型的、能攻克关键问题的精兵强将。

与当地产业发展深度绑定

充分用好跟随策略,积极借势

作为中小规模的产业园区,想凭一己之力打造为综合性园区,吸引众多知名企业进驻,是非常困难的。

通常是当地的大规模、且能获得市/区重点项目挂牌的园区,才敢于选择引领策略,带动片区产业生态从0到1的构建,中小规模园区去正面硬刚没有优势。

所以当周边已经有条件比较优越的产业项目的情况下,最适合中小园区的还是跟随策略。去与当地的产业基础与发展导向深度绑定,紧盯周边的大型综合性园区,从中寻找细分市场的机会。

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已经开始采用产业链招商模式,在几种目标产业当中先谈好1-2家链主企业,然后再依靠这些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吸附力量,带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在本土聚集。

在这个过程中,中小园区其实有很多可挖掘的机会。首先要对当地产业导向与最新招商引资动态保持密切关注,紧盯链主企业,分析其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情况,争取为链主企业打造配套型园区,去承接链主企业的中小型供应商的进驻需求。

其次,还要与当地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从中识别机会。各地政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会比较偏爱撮合大型知名企业和重点园区项目之间的合作,但其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的需求,比较容易被忽视。

如果此时中小园区能够站出来,为链主企业的上下游伙伴的进驻提供“小而美”的空间、服务和配套,那么也会更容易争取到政府的“顺带”扶持,向航母型的园区借势,走上发展快车道。

在园区运营阶段,中小园区也可以充分利用大型园区的现有硬件配套。因为中小园区最缺的是空间,如果能与大型园区共享配套,就能够更好地控制开发与运营成本,专注于为自己园区的客户提供产业链服务。

一些园区人潜意识认为,周边如果有综合性园区的存在,那自己的小园区可能没有什么机会。但实际上只要能善用跟随策略,中小园区能够吃到不少重点园区项目的发展红利。这比无依无靠,空手造产业要容易得多,一定要善于借势。

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

挖掘被忽视掉的企业痛点

前面说了在周边有强势产业项目的情况下,中小园区应该积极借势。但如果没有这样的航母级项目可供依托,或者周边只有大而不强的园区,那么制定具有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中小民营企业需要警惕的是,不能够长期依赖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必须有自我培养的意识。只有具备独立于政府的帮助,也能自主进行园区差异化发展的能力,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风险更可控。

首先可以考虑的是产业定位的差异化,做纯主题型的产业园。

随着产业地产参与者的增加,同质化竞争问题将会越来越明显。中小园区走差异化定位路线,做小而美的主题型园区,将会是很重要的一条突围路径。

而且这一年来,多个城市的政策导向都是鼓励做主题型产业园区的,甚至有些城市要求每个镇街,都要按照“一镇一主题”的思路来做产业园。

所以中小型园区快速找到差异化的定位机会,非常重要。可以依据当地的产业基础与导向,来筛选具有一定市场容量、但大型园区可能会忽略的细分行业,来作为园区的产业主题。

这样做能够让中小园区的招商和运营精力更加聚焦,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特定产业领域的专业化服务做精、做透,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特色。

其次可以考虑产品差异化,以承接更多元的企业客户需求。

一般大型园区招商也比较豪迈,一家上市公司进来,就可能拿掉数层、甚至是一整栋研发楼。这些园区很少会做中小面积的产业空间,500㎡以下的都比较少见。

但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300㎡以内的办公空间,就已经能够容纳办公和部分的研发需求了,但他们很难进入到大型园区去。所以中小型园区就可以将这些客户承接下来,对产品进行分级定位。

专注做中小微企业的生意,从众创空间到孵化器,再到加速器,这些基于发展需求递进而设的产业空间,可以很好地承接中小微企业的需求,而且也有机会获取丰厚的政府补贴。

依托于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中小型园区就有机会抓住一批与大型园区不同的客户群体,专注于打造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人才与市场对接、政企对接等服务,并为未来潜在的产业投资机会做好铺垫。

结 语

随着产业园区行业发展得越来越成熟,无论是百万方的大型园区,还是10万方左右的小型园区,都有机会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中小园区生存的关键法则在于,冷静评估自身所处的竞合环境,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采取合适的发展策略。如果能够积极借助外界的力量,搭上产业发展的顺风车,那么中小园区也一样能活得很好。

文章来源:明源不动产研究院

上一篇: 工业遗产如何重新焕发生机?城市更新典型项目案例借鉴
下一篇: 生命健康产业园案例分析:运营模式及成功之道
项目名称城市商业面积类型开业时间
3.2万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500亩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34902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5.7万平米
城市综合体
2030年
5.3万平米
步行街区
2023-05
0.72万平米
社区商业
2022-05
品牌名称业态面积需求合作期拓展区域
家居建材
4-7万平
20年
佛山
生活用品集合店
800-1200㎡
5 - 10年
全国
内衣店
50+
5 - 10年
成都
洗车美容店
200 - 400平米
5 - 10年
全国
中央厨房
800-2000平方
5 - 10年
全国
电玩城
500方-2000方
5 - 10年
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江西
Copyright@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4787号-1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7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