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养老产业的背景和相关政策

来源:网络 2019-10-14 13:55:03

养老养生产业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1.人口老龄化发展将养老推向关注的焦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凡60岁以上人口大于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大于人口总数7%,满足上述任何一个条件,则证明该国进入老年化。我国1999年60岁以上人口就已经占到10%,65岁以上人口占到7.3%,标志着我国已步入了老龄化国家。

图1:60岁以上老人口数量及其比重动态图

(如图1)所示:近几年老龄化程度逐渐递增,由《2012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2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比重14.3%。预计到“十二五”期末,老年人口将达到 2.21亿,届时高龄化趋势也将日益明显,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联合国根据近40多年我国和美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变化情况,以出生率恒定为假设前提,对两国未来40年60岁以上老人进行预测(如图2所示),得出仅一代人之间,我国老龄化将超过美国,这使得养老问题成为近年来我国所关注的焦点。

图2: 中国与美国60岁以上老人口比率动态变化比较图

2、亚健康群体的激增将养生推向公众的视野

空气污染、水泥森林等生活环境恶化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处于亚健康状态。从2011年底至今,我国北京及周边河北、山西等城市雾霾现象严重,城市空气质量持续下降并无明显改善趋势,PM2指标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生活节奏的加快致使人们心理和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过劳死等现象引起社会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并将目光集中在养生产业以希冀实现“亚健康预防、治未病、促长寿”的健康目标。

二、经济背景

201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约为6767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根据相关经济理论, 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之间的阶段是物质需求爆发性膨胀的阶段,居民消费结构迅速转变的阶段,人们对品质的追求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3月28日,中国“高净值人群”(个人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已达到270万人,平均年龄为39岁,其中,个人资产达到亿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约6.35万人,平均年龄为41岁。

按照消费者行为理论,收入的增加会使消费者无差异曲线向右平移,这就意味着,中产阶层追求生活品质提升、健康关怀等高层次生活要求,必然带动旅游休闲、养老养生产业快速发展。在整体消费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老人的消费也不断提高,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人均年消费额在4000元,全国老年人消费额在3200亿元,而且老年人的生活收入在较稳定地增长,有着大量的空闲时间,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特殊的需求市场,老年市场。

三、社会文化背景

传统的养老方式多为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居家养老方式。但是,在老龄化社会迅速到来的今天,大量出现的“四二一”家庭和“空巢”家庭使得单纯依托这种模式已不能满足其社会需求,同时新的养老养生需求动机强烈。恰逢其时,社会物质水平的极大丰富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状况得以改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转变。处于退休年龄前后的老龄群体,其身体素质、心理状态较之以往都有一定的改善,逐渐追求养生、自立、想成为自己的主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想增长见识以丰富人生阅历,或缺失归属感的老人希望亲近自然与生命为邻。老龄人口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收入与其心理需求共存,使得养生养老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

养老养生相关概念和政策

养生养老成为关注的重点,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地方性政策都倾向于养生养老这项产业的发展。虽然关于养老养生的概念,目前并未有严格界定,但根据其属性及所涉及的养老养生的关键字定义进行划分,并进行相关研究的很多。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养老产业界定

根据养老产业服务对象及其内容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界定,具体如下表,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是一个横跨第一、二、三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

养老内涵具体表现从狭义上讲老年住宅产业收费型老人公寓、老人集体住宅、昼夜看护服务旅馆、三世同堂住宅、老人住宅的改建和整修等老年金融产业老年金融产业包括终身保险、看护保险、特殊医疗保险、年金资产代管等家务服务业家务服务、保健护理、登门洗澡服务等福利器械用品如疗养床、轮椅、拐杖、多功能便池等福利器械文化生活服务业组织老年人旅行、老年人文化大学、各种体育健身活动以及其他前后关联产业从广义上看与养生度假养老的关联产业均是养老产业

2、养生界定

在《庄子·养生主》中指出保养身体养生之道得养生焉。即养护保养生命,以达长寿。养生是指有目的的通过各种手段护养人体生命的行为,即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的身心护养活动。既包括生理层面的养生,注重身体机能的维护和康复;也包括心理层面的养生,强调内在精神的平衡和祥和。按照层次划分,生理层面的养生包括养颜、养体、养老;心理层面的养生包括养心、养性、养神。

养生产业,是指满足人类健康养生需要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健康产业以及文化艺术服务业,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地重要产业,包括有机国药产业、有机茶产业、温泉产业、生态休闲产业以及养生文化服务业等。

3、养生养老旅游

根据养生、养老及旅游的定义可将养老养生旅游定义为在一定时空内”具备适合开展旅游养老养生活动的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及相关其他条件有机结合而成的地域综合体。旅游养生养老目的地拥有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符合老龄人口特点、为保育身体、延年益寿且为人带来娱乐的服务设施与功能,适宜老龄人口居住,并且其可在居住地开展一定旅游活动。养生养老型旅游综合体是以养生养老服务为核心、满足旅游者健康、长寿、智慧、快乐、美丽、道德的全面要求,配套居住、餐饮、娱乐、度假、休闲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

二、政策研究

1、国家政策

我国十二五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养生养老产品顺应社会需求趋势,引领我国以养生养老为代表的健康产业的发展时代,符合我国新时期“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有利于带动健康、休闲娱乐、养老模式的发展。

2、地方政策

为落实中央文件,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政策,号召建立完善的养生养老体系,鼓励民间投资发展养生养老事业。

· 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老龄委办公室等部门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发【2007】158号)和《关于成立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 贵州省民政厅印发了《贵州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年-2015年)》。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与当地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建德市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养生产业的若干意见(试行)》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并于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试行意见。

· 2013年天津市出台首个《养老行业社会义工服务指南》,为具备专业技能与服务素质的养老社会义工的培育提供了基本标准与严格指导,有助于其正规化发展。

· 山东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鲁政发〔2012〕50号)并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加大政府投入:每年10亿元专项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另外对于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已运营、具备一定规模、符合有关部门规定资质条件的民办非营利性和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以及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县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补贴及政策与资金优惠。

·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部署湖北省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 喀什地区行署办公室印发了《地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喀署办发[2013]9号),明确了喀什地区“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并提出加强老年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老年人服务保障机制等十项主要任务,这有助于老龄工作的进程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的实现。

此外,上海就养老院的优惠政策、山西晋城关于养老工作的加强、阿克苏对于老龄事业的规划筹谋等,都表明了养老养生事业受到了全方位的关注与重视。国家的方针导向和地方政策的支持引导为养老养生项目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社会大环境。

上一篇: 82家上市公司涉足养老产业,房产企业携四大优势成主角
下一篇: 破解养老产业“痛点”,专家有话说!
项目名称城市商业面积类型开业时间
3.2万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500亩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34902平方米
城市综合体
2035年
5.7万平米
城市综合体
2030年
5.3万平米
步行街区
2023-05
0.72万平米
社区商业
2022-05
品牌名称业态面积需求合作期拓展区域
家居建材
4-7万平
20年
佛山
生活用品集合店
800-1200㎡
5 - 10年
全国
内衣店
50+
5 - 10年
成都
洗车美容店
200 - 400平米
5 - 10年
全国
中央厨房
800-2000平方
5 - 10年
全国
电玩城
500方-2000方
5 - 10年
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江西
Copyright@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4787号-1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7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立即咨询